第三章 隆圣帝与问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隆圣帝与问答
        听到老者的声音,众人慌忙起身,朝前门的方向低头跪下。只见一位貌似五十多岁的着龙袍的老人坐在八人抬的金漆龙辇之上,龙辇皇帝宝座之后有宫女打有明黄的华盖遮阳,除抬轿子的外,龙辇左右两侧各三人,中间有人,身后也有数人。龙辇缓缓停下,皇帝头戴金丝翼善冠,手持一檀香木所制、上镶宝石的的手杖,在宦官的搀扶下走下龙辇,缓步走进林家家塾。那金丝翼善冠是用数百根0极细的金丝编织而成,下缘内外镶有金口,冠的后上方有两条左右对称的蟠龙于顶部汇合,龙首在上方,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龙身弯曲盘绕,象征着皇室的权利,两龙之间有一个圆形火珠,周围喷射出火焰,都是雕刻而成,造型生动又气势磅礴。龙身、龙腿等部位则采用传统的掐丝、垒丝、码丝工艺进行制作,小到每个鳞片均以金丝搓拧成的花丝制成,然后全部采用焊接的形式制作成形,所有焊接都恰到好处。

        “微臣叩见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见皇帝进来,师生们说道。

        “平身,赐座”皇帝说着,坐在了鲁老先生的太师椅上。

        众生纷纷起身落座,鲁老先生则矗立在皇帝身旁。

        “今日朕本欲前往万红园避暑,途中突然想起唐王府中的私塾颇有名气,又正好顺路,便过来看看。事先未打招呼,惊扰了诸位,这里请包涵”隆圣皇帝说道。

        “能一窥天颜,乃我等之三生有幸”众学生在林岚的带领下齐声说道。

        “卿等乃国之柱石,大齐的未来要靠你们来支撑啊,以后朕和朕的太子少不了要麻烦你们”隆圣皇帝笑道。隆圣皇帝时年已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可看起来只有五十几岁,声音爽朗,说话清晰。

        “身为大齐宗室,自当为大齐江山效犬马之劳”众人回应道。

        “那好,朕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这些我大齐的宗室子弟的本领究竟如何。”隆圣皇帝一只手紧握手杖,另一只手放在书案上说道。

        “生等愿受陛下考核”众生齐声说道。

        “宦官干政,外戚主政,士族秉政,君王独断,哪种制度危害大或更好?”

        林岚率先举起手来,在皇帝颔首示意后说道:“宦官的靠山主要是皇帝,外戚的靠山则为皇后或太后,士族的靠山则是家中积累数百年的势力和声誉,君王独断则依赖军权神授的理念。作为皇帝,若成年继位,此时其能力与势力皆有一定的积累,自然无需依靠他人。但是,由于后宫佳丽无数,皇帝若难自制往往因纵欲过度而早薨,如隋文帝之独孤皇后死后四年便因纵欲过度而病危,被其子派人掐死这样,继位的皇帝往往是幼年,故而需要外力的支持,这种外力,要么来自母族即外戚,要么来自身边人即宦官。宦官没有生育能力,故基本没有篡权的动机,而幼帝身边,除了宫女,就是宦官,而宫女或女官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而难以对皇帝提供帮助,这时皇帝便只能依靠宦官了。所谓的宦官干政,在汉、唐两代尤盛,主要是皇帝身边确实无可信又可用之他人。另外,宦官干政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宦官中也不乏具有才干者,如蔡伦,其对国家也有一定的贡献。而所谓的宦官把持朝政和禁军,甚至可以废立皇帝,有人说,宦官生理上不正常,心理上自然不正常,但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宦官把持朝政,如五侯、十常侍、李辅国、鱼朝恩等,确实干出了大量陷害忠良,卖官鬻爵之事,更厉害者,如赵高,更是大奸大恶之徒,使得大秦帝国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但这样的情形毕竟是少数,我们举来举去,能毁灭帝国的,只有一个赵高。至于所谓陷害忠良,卖官鬻爵,士族、宗室、外戚、甚至科举上来的官员也干得丝毫不少。即使我中华如欧洲般取消宦官,我们在欧洲的历史上,照样可以看到皇帝的小圈子影响皇帝决策,卖官鬻爵的事来,如皇帝的被释奴等,这些人虽然不是宦官,他们的行为却没有多大区别。所以。宦官干政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相反,宦官在多数时候是站在皇帝一边的,他们往往成为皇帝和外戚或太后斗争的主要砝码,对于江山不易色起了重要作用,如汉和帝利用宦官铲除外戚窦氏一党,在这个案例中,没有宦官的帮助,和帝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至于废立皇帝,宦官不掌握兵权的大食国,突厥近卫军统领废立哈里发的例子还少吗?而外戚干政的问题,则主要来自幼帝新立,孤儿寡母缺乏依靠,太后委政于娘家人,因为后宫不得与官员往来,对她而言,只有娘家人才是可信的。外戚主政,对皇朝的影响因人因时而异。外戚的势力,巩固了孤儿寡母的地位,阻止了其他野心家特别是本家王爷们的野心。同时,如果外戚中有强干者野心过于膨胀,而帝后又无能,则可能导致江山易主,如隋文帝杨坚夺取了自己外孙的皇位。至于士族秉政,在东汉到南北朝时比较明显,侯景之乱基本消灭了江南的士族,而黄巢起义基本消灭了北方的士族,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大的问题。如果要评价之,总体而言,士族中有许多杰出人士,如王导、谢安、桓温等,这些人在军事和政治上对东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桓温北伐收复洛阳,谢安在淝水之战击败前秦87万大军,等等。他们在多数时候对于皇室是有利的,如桓温欲篡位时因得不到士族的支持而做罢。同时,士族中个别人的野心膨胀,不利于王朝,特别是是士族中的有一定能力野心又较大者,如桓温的儿子桓玄,代晋自立后兵败被杀。总体上而言,士族政治是有利于皇权的。至于君王独断,柏拉图曾说过:最好的统治,就是哲学王的独裁统治。但我们又如何判断睡是哲学王呢?柏拉图本人也被他所投奔的叙拉古的统治者卖为奴隶,最后被学生赎身。君王独断是只有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秦始皇、汉武帝这样不世出的君王才适合,而绝大多数君主都没有独断乾坤的本事,这时,我们所能依靠的便是法治,或者是外戚、宗室、士族、科举上来的官僚所组成的文官集团来制约皇帝的权力。总之,各种制度各有其优劣,很难直接进行排名,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宜。”

        隆圣皇帝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那我再给大家出一个题目,看看应答的如何?”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