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22章 三寸不烂舌,七巧玲珑心 (1 / 2)
晚上就是诗会了,沐昕撸起袖子,手握拳后活动了下筋骨。恍惚间想起今天晚上是来吟诗作对的,不是打架的,沐昕不禁失笑。现在自己还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夫,一些习惯都刻在骨子里了。
张老道说过,天下间能用拳头解决的事,都不叫事。沐昕当时还一知半解,现在却深以为然。
在京城的时光沐昕就是与诗书相伴,娘什么都好说话,可是只要是读书学习有关就变得强硬无比。其他小朋友在街上疯跑之时,沐昕只能在趴在书桌上看君子之道,圣人之言。有时娘甚至会教治国之道,沐昕当时一阵无语,还和娘发过脾气赌气的说:“皇帝老儿和太子学的我学什么,我连官都不想当。我想当游侠,青衫白马仗剑走江湖。”
娘听完一愣,也觉得自己操之过急,略带歉意的摸摸沐昕的头,半开玩笑的说:“我怎么觉得我们沐沐哪天会用上呢。”
沐昕回到苗疆后,猛然想起娘的这些话,心里更是一阵抽痛。确实会用上,偌大的苗疆,怎么会用不上呢?就算是日后手中握了刀,累的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沐昕也谨记娘小时候说的话,拿出书来看到半夜。
沐昕偶然间也看过师傅写的诗文,佩服之余的结果就是白天练刀,晚上缠着范锡平学千家诗文。沐昕自信诗会和武会觉得随便参加哪一个,应该都没有对手。
每年的诗会都是三会中的压轴,往年还有参赛之人抱怨结果不公,今年抱月楼更是索性请来了刚刚对辩完的林清秋作为诗会的评者。文评第三为和三位文坛中颇有地位的前辈作评,相信没有人会嚼舌根。
诗会也分三试,一试赋绝对,二试现场命题作诗,三试拿出自己最为得意作品比拼。不少名满天下的诗词就是在三试中传出,可以说夺魁之诗必是留名之诗。
今年诗会第一试由林清秋亲自命题,出自唐朝诗鬼李贺的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算是千古奇句,后人无数想给他对出下句,可总是差点意思。直到王积薪给出答案,月若无恨月长圆,天下人对此句的热度才算是消退。
此番重新拿来出对也着实让台下观众高呼过瘾,而台上的学子们则暗叫不好。上句本就是千古奇句意境极佳,下句就更加难寻。更何况王积薪算是对出了一个无可挑剔的答案,珠玉在前,之后任何回答都像是狗尾续貂。
仅第一试,就剩三人还在台上。太阴令之子王长笛给出答案: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虽押着韵,可比起上句来意境明显就差了很多。
还有一位女子对的也颇有意思:天若有情天亦老,细似青丝渺似波。虽不如王积薪的绝对,但也透着女子独有才情灵气。
最后一个来自沐昕的答案,台下对于他的句子颇感疑惑,这明显对不上啊,怎么算过的?不仅台下如此,连林清秋和另外三位文坛大家一时都没反应过来,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其中韵味甚至不逊于王积薪的绝对。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乍看之下根本牛唇不对马嘴,细细品味才体会出其中的大气韵。下句短短七字,一改上句的淡淡的愁绪,整个句子和在一起波澜壮阔,气象万千。如果说王积薪的回答算作标准答案,此句算是偷天换日连题目都改了。林清秋看着这个和自己年龄相仿,长相普通的年轻人,心里连连默念了几遍正道沧桑。
“你叫什么名字?”林清秋忍不住发问。
沐昕简短的回到:“辛沐。”
“辛沐你哪里人,师从何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