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09章 利益捆绑 (2 / 4)
“这个刘老三已经涉嫌**,扰乱社会秩序,甚至手下已经形成一个带有强烈**性质的犯罪组织……在必要的时候,可能还是需要动用特警大队跟刑警支队一起配合。至于通北市这边,我觉得城哥你应该多跟何市长交流一下。”包飞扬说道。
陈雨城已经将他跟通北市书记国宏军因为争夺常务副市长而产生的龌龊告诉包飞扬,陈雨城只是简单提了一句,包飞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窍。
一般来说,通北市高官也是通城市委常委,份量不见得就比常务副市长差。不过在通城市的情况又不太一样,通北市高官虽然是常委,但通北市在通城市的地位在下降,以前通北市是通城市下辖的几个县市当中,经济实力最强的,毕竟他们的对岸就是浦江,有着区位优势。
通北市又被称为建筑之乡,通北市最初就是通过向浦江市输出建筑工人和施工队,带动了通北市经济的发展。
但是近些年来,通北市在浦江的建筑市场上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江北其他地区也在向浦江输出建筑工人,通北市虽然还能占据优势,但缺乏增长,以至于整体经济表现也在不断下滑。
与通北市的发展近乎停滞相比,通城市的其他县区发展却越来越快,比如北边靠近榆城市的几个县,通过发展造纸、建材,搞得就很好。
通北市地位下降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和表现,就是通城市一直在谋求建一座跨江大桥。以前在通北市建桥的呼声很高,在通北建桥,可以直接跟浦江市的汇浔区连接,让通北市享受浦江经济的辐射。
但是近两年来,江北省和通城市在建桥地址的选择上,更加倾向在靠近市区的东闸建桥。
东闸跟通北市之间还夹着一个江门县,如果在东闸建桥,那么受益的就是江门县和市东区,对通北来说,从东闸过桥,他们就要绕行几十公里,还不如坐渡船来得方便。
从江北省和通城市的角度考虑,肯定是在东闸建桥更加符合整体的利益。一方面通城市的市东区乃至整个市区都能受益,另外一方面,通城邻近的榆城市、泰城市也能更快地过江,融入江南省和浦江市的经济圈。
如果在通北市建桥的话,就要多行五十多公里的路程才能过江,虽然过江以后就是汇浔区,但汇浔区在浦江市属于发展靠后的地区。
而从东闸过江,江北的路程就会缩短五十多公里,过江以后虽然是江南省,但江北、江南两省的经济往来非常多,等于建一座桥,可以兼顾与江南省和浦江市的往来,经济效益显然更好。
另外,从东闸过江到达浦江市的路程和从通北过江差不多,但对接的却是浦江工业最发达的嘉城区和中心城区,影响也完全不一样。
所以现在江北省和通城市基本上已经确定要在东闸建桥过江,只是因为东闸建桥的两岸都跟浦江没有关系,浦江不太愿意出钱,江北省和江南省一方面财政比较紧张,另外一方面也希望浦江能出钱,所以这事还没有定下来。
一旦这个事情定下来,东闸天江大桥建成了,通北就会从与联通浦江市的要道,变成了整个通城市偏东的一个城市,地位会急剧下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