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们仨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我们仨 (1 / 3)
        立春时节的暖阳洒在天地间,天平山失去了春夏的漫山翠色,变得灰蒙蒙的,仅仅有一些可以隐约见到一点嫩芽。无数的树木在去年的秋天掉光了树叶,树叶散落各处散落到各处。

        山上的林子中,堆积着厚厚的落叶,这是树木一年中将要利用的养料。而在这山中,有一条窄窄的石道,一个少年在扫地。

        石道从山脚下一直弯弯曲曲蔓延到山上的远方,而少年面容稚嫩,干净的脸上时常有些笑意,乌黑的头发扎了一个髻,穿着普通,乡间常见。

        他叫朱子墨,虽然这条山路他天天扫,但他还是一丝不苟,一节一节,并不会因为哪节没有枯叶烂枝就简单跳过。他这样扫着,也扫的极为迅速,大致到中午他就能结束这项工作。

        他本从河北郡来,不远万里来到南晋来瞧病,老大夫看他患病之怪异,一时无法解决,又出于心善仁慈,收他做了徒弟。

        他在这地方一待六年,每天早晨吃过饭后就会拿着扫帚沿着山路从山上扫到山下,师傅说这是为了让他强身健体对身体有好处。之后,他回到山上,吃午饭。而后和师姐一起学习医术。

        至于其他闲暇时刻,师傅给他们找了一点剑谱典籍,说这是当年有人求医问药时送过来的。对于武功或者修炼,这老师傅到真是一窍不通,用他的话说:“医者仁心,救人尚且不能,何况害人?”

        每每听到此处,师姐都会骂:“那你给我们这个就不怕败坏了你的医者仁心的门风?”

        师傅不答,继续干手头的事。要说师傅,他最疼师姐,师姐入门早,所以叫师姐,实际上年纪应该比朱子墨小。

        而作为整个山头最小的成员,朱子墨让着她,师傅疼她,过得最好,活的最自在。

        师傅口中常言一个故事:“当年这丫头刚刚学会认字时,吵着闹着要改名字,非要改成奂奂,这不改就又哭又闹,不吃饭……”

        这奂奂一开始名为秋月,是当年师傅在唐国一个秋天的夜晚捡到的,当时月亮高照,就随了自己的姓,叫董秋月。老师傅怎么也不明白,多有意义的名字,怎么就这么不叫小丫头待见?算了,换就换吧。于是董秋月就变成了董奂奂。

        于是奂奂这个名字就成了小师姐的真名,不过有时,就像朱子墨真的被这个小师姐惹急了,就喊:“董秋月,你再闹,我就是乱了辈分我也得收拾你。”

        其实呢,朱子墨很少对董奂奂动手,一者朱子墨心软,虽然辈分摆在这里,动手打一个实际比自己小的人实在不好。再者,小师姐其实人很好,每当朱子墨犯病,全身疼的死去活来,还亏得师姐师傅照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