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诵经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60章,诵经 (1 / 3)
        060,诵经

        见到三个人如此,秦丰登点头示意,“小僧今日给大家念诵一篇《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它是《大般若经》第七回的异译。其内容叙述文殊师利、佛如来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议,及一相庄严三摩地等说法。”

        田中先生点头说道:“既然如此,多谢丰登师父了。”

        “应有之义。”秦丰登拿出手抄佛经,在额头上叩首三次。在此的说道:“大家可以和小僧一起来诵经。”

        秦丰登早就把《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等佛经背下来了。但是佛经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仪式。生活就要有仪式感。想成为得道高僧就要让生活充满仪式感。一举一动都要有牢牢的把握住仪式感。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满足千人;菩萨摩诃萨十千人俱,以大庄严而自庄严,皆悉已住不退转地,其名曰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无碍辩菩萨、不舍担菩萨,与如是等大菩萨俱。......”

        宛如歌唱的神秘的诵经声在这小小的佛堂里响起来,随着秦丰登的念诵田中夫妇心中一片宁静祥和,也跟着秦丰登慢慢的念诵起来。田中次郎跪坐在一边上默默的看着。

        其实田中夫妇跟着念经,念出的经文似乎有些不同,而且也跟的很好,因为秦丰登诵读是中文版本的,田中夫妇诵读是日文的翻译版的。

        东瀛佛教在许多方面已经和种花家的北传佛教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仍然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种花家的印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东瀛的佛经。

        这方面上东瀛佛教界可以说是完完全全“偷了懒”——东瀛佛教所使用的经典文本就是中文,完全不需要进行过多的翻译工作。

        但这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佛经怎么念?要知道,在佛教传入东瀛的唐朝,东瀛已经有了成熟的语言和发音体系。

        因此,在东瀛佛教中便形成了两种诵经的方法。

        一种是完全按照中文的发音诵读。日语中的汉字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简单来说就是,前者由中文发音演化而来,后者则是日语自己发明汉字的发音。

        按照中文发音诵经,也就是完全按照中文的语序、语义,音读佛经中的每一个汉字。举个例子,佛经开篇的“如是我闻”,按照日语音读诵经就是“にょぜがもん”(nyozegamon),与中文的发音十分相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