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节 赣江挽歌(一)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节 赣江挽歌(一) (1 / 4)
        洪秀全考了三十年秀才,虽然没有考上,但他一定知道“四面楚歌”这个词。想当年他看楚霸王项羽被围困于垓下,应该与我**是一样的心情,无非是年代久远的一个凄凉的英雄故事,实在不可能有什么感同身受的危机意识。

        时也势也,如今洪秀全被命运之神推上了受万人顶礼膜拜的位置。仅仅半年之前,杨秀清在的时候,左右开花,捷报频传,形势一片大好。然而现在他深陷“四面楚歌”的危机局势中,不知道他作何感想。他大概没有后悔除掉杨秀清,否则他也不会逼走石达开。

        1857年6月初,石达开突然离开天京(南京),不辞而别,跟随他一同出走的还有他的亲兵,大概有三五千人马。他马不停蹄,逆江而上,经过和州、无为州,抵达安庆。

        石达开一路走来,沿途张贴告示,向太平天国军民说明自己出走天京的原因,实乃迫不得已,但是翼王的志向依然是诛灭清妖,待天下太平,他就归隐山林。石达开向太平天国军民陈明,愿意跟随翼王走的,一起去建功立业,愿意跟着天王干的,大家还是好兄弟。

        石达开出走的告示一经贴出,太平天国人心浮动。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翼王这是要分出去单干了。

        如果将天京(南京)内讧比喻成一场地震,那么,石达开这次出走就是前面那场地震所引起的海啸,太平天国最初的“团结”,从内部一步步撕裂。

        包括天京(南京)东线战场在内的众多将领纷纷赶往安庆投效石达开,甚至有大批太平军将士对太平天国曾经宣扬的兄弟情义失去信任,或逃亡,或散伙。

        清军江南、江北大营本来就已经在东线陆续发动反攻,现在太平军逃的逃,散的散,走的走,让原本就兵力不足的东线战场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了。

        清军江南、江北大营趁机对镇江、句容、溧水进行强势反扑,照这样下去,不出几日,江南大营就可打到天京(南京)城下,重新进驻孝陵卫,再次威胁天京(南京)城。而天京(南京)城的东部屏障镇江城,也被江南大营余万清部虎视眈眈。

        洪秀全慌了,他这才意识到,这大半年时间光顾着搞内斗去了,原来天京(南京)城外还有那么多敌人,他真正的敌人“清妖”的力量竟然恢复的如此之快。

        以前有杨秀清在他前面顶着,再大的压力杨秀清扛着,洪秀全在天王府也算是乐得清闲自在。如今杨秀清死了,石达开跑了,清妖来了,他才头一次真正感受到军政大事的沉重,他好难啊!他真的太难了!老铁们,他的压力好大!

        眼下这种局势,天京(南京)城中没有一个主将。要知道广西那帮人都是从“土客大械斗”中成长起来的,金田起事后又与清廷鏖战了七年,总共十几年的军事斗争经验,才能在战场上叱咤风云。他洪秀全一个秀才,没有带兵打过一仗,现在要他突然面对江南、江北大营数万清军的进攻,他一筹莫展。

        为今之计,只能把翼王石达开请回来,才能解天京(南京)之危。洪秀全派人带上圣谕和一尊“义王”的印章,往长江上游追赶石达开。

        人是追上了,不过石达开已经铁了心要走,他就像一个决意要结束一段恋情的女人,从他决定分手的那一刻就不可能再回去。

        石达开的决绝,让洪秀全方寸大乱,他解除了自己的两位哥哥的王爵,一而再再而三的派出使者追赶石达开,并向石达开承诺不再限制他的权力,只要翼王回京主政,一切都可以商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