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放虎归山(三)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节 放虎归山(三) (3 / 3)
        面对着以江西巡抚为首的省府官员们期待的眼神,曾国藩坚决的摇了摇头。

        曾国藩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樟树镇距离吉安城一百五十公里,路途遥远,而樟树镇与吉安城之间的区域已全部被太平军占据,让周凤山大军硬穿过去简直就是招摇过市,稍有不慎,全军覆灭。

        曾国藩手里就剩这点兵力,如果连这点兵力都败光了,到时候不要说救吉安城,南昌城都铁定守不住。

        客观来看,曾国藩的看法是对的,如果真有那决心远途援救吉安,那还不如让“湘军”在樟树镇一带主动与石达开的太平军主力决战,何故要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湘军”也不可能主动与石达开决战,因为此时曾国藩没那个实力。

        不管是客观困难也好,主观拒绝也罢,在整个江西官场的心里,湖南人曾国藩见死不救的罪名是坐实了。在南昌城中,曾国藩是客,你吃着江西人民的米饭,不为江西人民办事,你曾国藩不厚道。是的,曾国藩算是把江西官场得罪光了。

        最后,老爷子周玉衡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发出去的不少,援兵却一个都没有。周玉衡已经下定决心带着全家老小殉城,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千古忠臣”的节操不能碎。

        但是吉安城中那些中下级官员心里就在骂娘了,你周玉衡死了还可以立个贞节牌坊,咱们这些跑龙套的可就成了炮灰了!凭什么其它府县的官员可以跑,凭什么咱们就跑不得?

        抱怨是起不了任何实际作用的,谁叫真正危险的时候你们在领导身边呢?人在江湖,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

        假危险的时候,必须要紧紧的围着领导;真危险的时候,离领导越远越好。

        至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那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1856年2月下旬,石达开亲临吉安城下。在了解前方战况后,石达开作出指示,既然单层单道“穴地爆破法”不管用,那就发挥创造性思维,给他来个多层多道全面开花“穴地爆破法”。

        具体措施就是,在东西南北四面八方朝着城墙挖掘坑道,让城内清军防不胜防;而且在一个地点开挖上下两层坑道,城内清军堵了一个,以为万事大吉,哪曾想下面还有一条坑道。

        太平军一连十几天的折腾,城内清军疲于奔命,疲惫不堪。3月1日,太平军在西门挖掘的坑道成功抵达城墙根,城内清军没有发现这条坑道。

        太平军弄来一口棺材,装了满满一棺材火药,将棺材抬进坑道抵近城墙根,点燃引线,随着一声冲天轰雷,西门城墙被炸开一条十丈宽的大豁口。十丈约33米,形象点说,它能同时通过六辆重型坦克,由此可见,这个豁口有多大。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