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放虎归山(一) (1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节 放虎归山(一) (1 / 4)
        学校把我们大多数人改造成唯物主义者,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怀疑人的这一生是否皆因“命运”已安排。

        有人说“我不相信命运”,余以为,甚至一部分人“不相信命运”的观念,都是由“命运”安排的。

        石达开就不相信命运,任何一个能干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种事业的人,他都不可能相信命运。

        但往往命运都会以一种黑色幽默捉弄他们一下,只这么一下,给他们的人生带来的将是后患无穷。

        九江一战,曾国藩的“湘军”水师基本报销,老曾头万念俱灰,一时想不开投江自尽,被左右亲兵给救了起来。老曾头骨子里毕竟是湖南人刚烈的性格,与他的学生李鸿章不同,他把尊严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这也注定了两个人不同的人生方向。

        其实他大可不必太过绝望,虽然“湘军”水师被打光了,可是“湘军”陆营的精锐还是保存的比较完好的。放在整个满清朝廷,“湘军”陆营仍然是最能打的部队。如果这样都寻死觅活,那么曾国藩的心理显然还不够强大,他还需要磨炼,直到百毒不侵。

        “湘军”陆营还在九江城外呈进攻之势,只是整个战场形势已经决定了“湘军”陆营是不可能攻破城池了。但是这至少说明了一点,太平军并没有对湘军呈压倒性优势。

        为了解九江之困,石达开计划采用“围魏救赵”的行动。石达开开始动用他手中的另一张王牌,即使在九江城和湖口战事最激烈的时候,他都没有动用过这支战略预备队,这是一名合格的帅才需要具备的定力。

        在这一点上,石达开与一百年后的的中国人民**第四野战军101号首长林彪与国民革命军决战东北时的锦州争夺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堵住国军从侧翼增援锦州,林彪命令四纵进驻塔山,务必要把国军增援堵在塔山之外。由此,塔山阻击战异常惨烈,即使在最危机的关头,林彪恁是顶住压力,没有将战略预备队一纵派上塔山,并且留下一句摄人心魄的名言:

        “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言归正传,石达开开始动用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就是九江之战初期从蕲州、黄梅县退往安徽的秦日纲、韦俊、陈玉成所部。

        《孙子兵法·谋攻篇》有言:“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百战百胜,算不上最高明;不用交战就让敌人降服,才是兵法的最高境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