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节 棋逢对手(中) (1 / 4)
想必所有人都猜到了,这股暗能量就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1854年新年刚过没多久,曾国藩就率领“湘军”水陆大军,共计一万五千余人,誓师北上,前往长沙。
一万五千人并不是很多,相对于三四万人马的“西征”太平军,“湘军”还是显得稍微单薄了那么一点。但是与清廷“绿营”军相比较,“湘军”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其一,将令统一,全军只听曾国藩一个人的号令,五根手指,终于能攥成一个拳头了;
其二,兵精而不多,“湘军”走的是精兵路线,军纪严明,勇猛无畏;
其三,有较为正规的水师,其规模虽然不如太平军水军,但其战船比太平军大,并且使用了大量洋炮。
“湘军”进驻长沙城后,他们不仅没有受到城中官绅百姓的夹道欢迎,而且等待曾国藩的是城中官员的蔑视和“绿营”军的算计。
虽然曾国藩非常瞧不上勾心斗角的长沙官场,但是他又不得不花一部分精力尽量和他们搞好关系,毕竟他还要仰仗这些人给他筹集军饷。
“湘军”一面加强戒备,一面继续训练,只等太平军前来挑战,他们就可以大显身手,猛龙过江。
但是令曾国藩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他来长沙城,另有一份意外的收获。
有一日,长沙城“湘军”大营的库房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人自称是湖南巡抚衙门里的幕僚,因军情紧急,前来湘军大营借一批粮草。库房营官当然不让他进去,军事重地,没有曾国藩的军令,私放军资是杀头的重罪。
可是这位巡抚衙门幕僚大人是个火爆脾气,也不听劝,他硬要往里面闯,双方人员在库房外大吵起来。这一幕正好被路经此地的曾国藩撞见,他走过去一看,不禁大笑起来,他认识这位幕僚大人。曾国藩让库房营官放他们进去,幕僚带人进去搬了几车粮草,随后拖着粮车就走了。
临走,他向曾国藩留了一句话:
伯涵公之恩,左季高来日再报!
曾国藩微笑着摇摇头:
湘军大营,也就只有左宗棠敢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