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救火队长之死(中)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节 救火队长之死(中) (3 / 4)
        此后攻守双方在南昌城僵持不下,前后共计三个月之久,太平军始终无法攻破城池。

        如果继续僵持下去,清廷恢复实力,则太平军前期在长江中下游获得的优势将完全消失。东王杨秀清审时度势,命令“西征”军撤围南昌城。

        这一仗对于太平军来说并不是非常重要,如果能攻破南昌,则顺势拿下江西全境,也算是锦上添花。没有拿下江西,江西清军对“西征”太平军和天京(南京)暂时也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然而这一仗暗藏玄机,太平军将领们没有去思考一个问题,以往与他们对阵的清军都胆小怕死,一触即溃,根本不敢与太平军正面硬刚。可是南昌城中的“楚勇”,以及从西边赶来支援的“湘勇”则完全不同,他们不仅守城坚决,甚至还敢在正面与背后默契的战术配合下主动夹击太平军。

        这伙儿清军如此明显的细节改变,被太平军将领们给完全忽略了。

        这是给太平军的一个强烈而隐蔽的信号,一个陌生的、强大的对手,正在向他们慢慢走来。而种种迹象都在指向同一个地方,那就是湖南,湖南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重大变化。

        如果此时“西征”太平军的幕后主帅东王杨秀清,尤其是前线大将耐汉英、石祥祯、韦俊、曾天养、林启容等,这些人中只要有一个人用心留意一下,那么他们至少能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在不久的将来,去面对自己真正的对手,而不是对自己的宿敌一无所知,毫无防备。

        1853年9月24日,太平军撤围南昌。杨秀清步子迈得有点大,一不小心扯疼了蛋。只有痛了才会清醒,清醒之后的杨秀清把步子又收了回来。

        为了稳妥起见,接下来他从小步开始迈起,他把目标定在了位于天京(南京)上游近在咫尺的安徽。

        “西征”太平军早在四个月之前就已经占领了安徽省府安庆,清廷不得已将省府迁到了安徽中部重镇庐州(合肥)。

        耐汉英是不能再用了,傻子都能看出来,这位国舅爷就不是块打仗的料。看在天王的面子上,东王杨秀清免了耐汉英的败军之罪,将他扔在天京(南京)城内删书衙搞文职工作。

        “北伐”和“西征”的不顺,终于让杨秀清痛下决心,将一位重量级角色派去安庆坐镇。杨秀清给他的任务就是拿下安徽,重新打通北上路线,随时策应“北伐”太平军。然后派出得力干将,“西征”湖广,巩固天京(南京)防务。

        杨秀清派去安庆坐镇指挥的人,正是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的到来,将向世人证明一件事情,“将”和“帅”在战争艺术的造诣上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石达开要跟清廷下一盘棋,开局他将要使出一招声西击东的战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