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救火队长之死(上)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节 救火队长之死(上) (4 / 4)
        太平军的工兵营(土营)在城外朝着城墙根秘密挖掘坑道,坑道挖通后,埋入千斤炸药。随着一声巨响,南昌城墙被炸开一条豁口。

        这是攻破南昌城的最好时机,耐汉英一声令下,太平军将士往豁口处猛冲。耐汉英的嘴角微微上扬,他感觉到胜利的天平正在向他倾斜。

        然而太平军如潮水一般冲进豁口没多久,豁口内冲出一队清军,领头的一员清军将领,手持一杆大旗,旗上还是那个“楚”字。

        这队清军像野兽一样冲过来,与太平军展开一场残酷的血战,用血肉之躯硬生生把太平军压出城外。并且迅速用砖石将豁口填了起来。

        耐汉英认得这面旗,当初太平军出广西进湖南时,在蓑衣渡口有一队清军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双方发生一场大战,南王冯云山亡于此地。

        这个“楚”字营正是湖南名将江忠源的队伍,耐汉英万万没想到又在这里碰见了“太平天国”的宿仇。

        江忠源因作战勇猛,逐渐崭露头角,被咸丰皇帝看中。做老大的都喜欢用头脑发达,四肢简单,指哪打哪的马仔。

        为了驱使这个不要命的马仔更好的冲锋陷阵,咸丰帝用破格提拔的方式刺激江忠源的战斗意志,此时江忠源已经被提拔为湖北按察使,相当于省政法高官。

        这个诱惑对于江忠源来说是非常巨大的,江忠源年轻的时候是个书生,在湖南大环境的影响之下,他受理学“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极深。

        读书人一生最大的理想就是金榜题名,入士当官,建功立业。江忠源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在科举路上一走就是三十五年。

        他二十五岁中举,此后十年进京会试,却屡试不中。直到三十五岁,他还是没能再进一步,他被科举考试折磨了半辈子,终于扛不住了。

        就在他准备放弃科举之路,安心当个乡绅的时候,家乡新宁县发生了瑶民暴乱。江忠源还是不甘心就此沉沦,遂投笔从戎,组建“楚勇”,平定叛乱。从此以后,江忠源脱不下他那身金甲战衣,做了一名武将。

        所以当咸丰皇帝任命他为湖北按察使的圣旨送到他手里的那一刻,他忍不住老泪纵横,年少时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曾经寒窗苦读三十五年,多少酸甜苦辣,多少内心的委屈,多少旁人的嘲笑,在这一刻终于化为灰烬。从那一刻开始,他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死而无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