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节 项城“四世三公”初现(上)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节 项城“四世三公”初现(上) (2 / 5)
        关于李鸿章的事迹在此不作赘述,他作为主角的时间还没有来临。

        袁甲三何许人也?吕贤基为何偏偏也要带上他去安徽督办团练呢?

        一来,袁甲三和吕贤基是道光十五年同科进士,这就像现在的大学同学一样了,在仕途上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二来,这两个人志趣相投,都是刚直不阿,直言敢谏之士。都不想与朝中歪风邪气同流合污,而想为朝廷,为百姓干一些实事的干吏。

        这样一看,吕贤基选择袁甲三就顺理成章了。

        袁甲三,河南项城人,家中兄弟四人,老大袁树三,袁甲三是老二,老三袁凤三,老四袁重三。袁甲三自由聪明好学,发奋苦读,十四岁考上秀才,三十岁中举人。第二年,也就是道光十五年,他走上人生的第一个巅峰,顺利的荣登皇榜考中进士,进入官场。

        他考中进士,是袁家破天荒的头一个,给袁家带来的不只是名誉,还有整个袁家的飞黄腾达。

        在接下来的十五年时间里,和大多数进士一样,官职升得很慢,在京城苦熬。进翰林院,先后入礼部、军机处当个小京官,累计经验升礼部侍郎。由于他的性格刚正不阿,道光帝干脆让他去干御史。

        御史是啥咱就不在这里作七拐八弯的详述,咱只要提一个人,大家心里都明白了,唐朝的魏征。魏征直言敢谏,唐太宗都有点怵他,这个故事人尽皆知。御史就是干这个的,专门挑人毛病,就相当于现在的**,袁甲三干起了督察专员的活计。

        接下来袁甲三干的事情可不一般,由于他直言敢谏的性格,在风纪败坏的晚清官场,他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他先后弹劾广西巡抚、江西巡抚不作为和行贿受贿之罪,这两位巡抚就这样卷铺盖回家种地去了。

        在朝中议事,他也毫不顾虑。力陈朝政利弊,端正朝廷风气。

        咸丰皇帝继位后,感觉袁甲三这个人有一股正气,干脆提拔他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官阶从五品。别看他官阶不高,他的威力可不小,他手里可有弹劾权,谁不怕弹呢?没事被他弹两下,没事也变成有事了。

        于是乎,袁甲三在弹劾别人的仕途上越走越远。以前他作为一个小小的督察员,就把地方巡抚给弹回了家,现在他做了监察御史,他就要瞄准大老虎了。

        咸丰二年,他先后弹劾了两位朝廷重臣,一位是定郡王载铨,一位是刑部尚书恒春。一个是皇亲国戚,一个是一品大员,他一个从五品御史就敢弹。咸丰皇帝经过详查,载铨和恒春还确实有问题,把他们全罢免了。

        这袁甲三还真是个愣头青,啥都敢干,在朝廷上他就算是一号人物了。这样的人物,吕贤基能不用他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