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七节 十宗罪之首(下) (1 / 5)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随即攻下了东部门户镇江。
经过几个月的休整,东王杨秀清制定了两条战略方向:
一条由胡以晃、赖汉英作为统军大将,率战船千艘,兵员两万多人,从天京逆江而上重新西征湖广地区;
一条由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作为统军大将率2万多人北伐,目标直指清朝的统治核心——京城。
1853年5月,太平军“西征”和“北伐”两路大军几乎同时开拔,朝着他们的战略目标进发。
关于“太平天国”早期的“北伐”和“西征”有必要好好说道说道,忠王李秀成“十大误”中前三条全部是关于“北伐”,第四条是关于西征。在此暂不争论李秀成的总结是否客观全面,但这也能看出1853年5月份开始的这场战略布局,对“太平天国”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既然李秀成把“北伐”看成“太平天国”失败的首要原因,那么我们就从这次北伐开始聊起。
中国地大物博,南北方文化差异巨大,这是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内在原因,人们常常忽略这个原因。北方保守,南方开化,这是古代中国以北方为统治中心和近代东西方文化碰撞时期的地理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
太平军“北伐”部队人数并不少,由两万多精锐组成,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广西一路杀过来的老兵。其战斗意志和反清意识是中后期迅速扩军后的江浙兵根本无法相比的,其统兵大将林凤祥、李开芳更是继西王萧朝贵、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之后的当世猛将。
两年前太平军从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兵造反的时候还不到两万人,直到他们一路流窜到湖南道州城的时候,这个数量几乎没有变化。
他们之所以能够从湖南道州开始迅速壮大,跟湖南地区的“天地会”,以及湖南的穷苦农民、渔民、矿工的大力支持分不开。这些人因为是宗族组织,或会党组织,亦或工人组织,其纪律性和战斗力是有保证的。
但是在北方,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北方很少有整个宗族都跟着太平军造反的,“天地会”的势力在北方显然没有南方那么强大。
太平军“北伐”的目的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为了直捣黄龙,改朝换代;
有人说是将清廷的注意力吸引到北方;
甚至有人说是东王杨秀清想清除已经战死的西王萧朝贵的势力,或者还有别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