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节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上) (2 / 4)
冯云山一手创建了“太平天国”,可以说没有冯云山就没有广西桂平县的“拜上帝教”,就没有后来的“金田起义”。
冯云山就像蜀汉时期的诸葛亮,他不贪功不诿过,按理说“太平天国”是他一手创建的,老大的人选非他莫属,可是“永安封王”的时候,他心甘情愿的坐了个老四的位置,基本上达到了“太平天国”上层人物的心里平衡。
就是这样真诚的态度和豁达的胸怀,成为了调和“太平天国”上层人物之间关系的关键角色。
洪秀全视他为心腹,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都是他一手拉入“拜上帝教”的,诸王彼此之间并不服气,但对这位克服千辛万苦在穷困的紫荆山区传教的教书先生全都由衷的钦佩。
更形象的比如,冯云山是“太平天国”资格最老的政治版的石达开。
历史是不容假设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南王冯云山不死,“太平天国”将来的命运会不会更好谁也说不准。但基本可以断定,将来发生在“天京”惨绝人寰的内讧是可以避免的。
冯云山这个人是没得说,在“太平天国”上层人物中,有两个人是比较正直、理性、作风正派的表率,一个是南王冯云山,一个是翼王石达开。
对石达开的军事指挥和战略头脑,后人颇有争议。
对南王冯云山则全部是赞美之声,这也无可厚非,冯云山完全担得上这些赞美之词。但冯云山也不是十全十美,他最大的错误就是不该一根筋的认洪秀全为大哥,更不该一手将洪秀全推上最高“神坛”。
“太平天国”是成也冯云山,败也冯云山。这句话包含着历史对冯云山既惋惜又可恨的复杂心情,毕竟上千万人被卷入其中,人命忧关。
湖南伢子江忠源成功的将太平军堵在了蓑衣渡,迫使太平军改变了进入湖南的行军路线。它达到了这一仗的战略目的,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胜仗。
但匪夷所思的是,“钦差大臣”塞尚阿在给咸丰皇帝的捷报中,将这一丈的功劳移花接木到满族“八旗”出身的总兵和春的头上。咸丰皇帝看到捷报心里还挺高兴,对和春一顿夸奖,还是咱“八旗”勇士靠得住啊!
江忠源也不是一个哑巴吃黄连的软蛋,他背后也有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这个势力集团就是以湖南人为主的“湘军”集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