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节 维多利亚港的陷落 (4 / 8)
英国人要求的专门议和的外交大臣是不可能有了,但是有了道光皇帝给他们“你们看着办”的圣旨,耆英、牛鉴、伊里布就有了向英国人解释的余地。
议和的过程也挺曲折,无非是大清帝国钦差大臣耆英与大英帝国远征舰队司令璞鼎查讨价还价,相互之间你来我往扯皮拉筋,但主动权一直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因为人家手里的炮太厉害了。
一个多月的谈判,英国佬彻底烦了,就这点事儿已经揉了两年,现在他们的大炮已经摆到南京城门口了,清帝国这帮人还在揉,不玩儿了,清方必须无条件接受英方的要求,否则第二天英军舰队直接进攻南京城。
耆英、牛鉴一看英国佬急了,他们立即妥协,于是双方约定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北面长江江面上的英军皋华丽号军舰上签订条约。
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战争结束,两国进入和平状态;
2、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国人自由居住;
3、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4、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5、施行自由贸易;
6、英国进出口清国的税费要与英国商定;
7、释放俘虏。
南京城逃过一劫,英国人撤军了,鸦片战争告一段落。
钦差大臣耆英和两江总督牛鉴是这场签字活动的主角,对于当时的时局来说,他们结束了一场战争,保住了南京城勉遭战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