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 (2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节 打开潘多拉魔盒 (2 / 4)
        县官接到钦差大人的命令,没用多大功夫就把这个案件查清楚了。英国佬寻衅滋事罔顾大清国王法闹出人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就这么简单。

        林则徐一听牛脾气就上来了,通知英国人交出凶手,既然在大清国的地盘杀了人,就要接受大清国王法的审判。林则徐的做法有毛病吗?双击666,老铁没毛病。可是英国佬护犊子,自己在商船上就把这几个水手按照英国的法律判了三个月,而且迅速的把他们送回英国关押。

        林则徐被彻底激怒了,他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走过最多的路就是套路,英国佬给他来了出瞒天过海,实在是欺人太甚。他立即派人到澳门把英国佬全部驱逐出境,而且断绝英国商船上的一切饮食供应。

        英国佬做错了事,并没有悔改的意思。他们不仅没有赔礼道歉,而且还派人到广州要求林则徐戒除禁令,恢复双边贸易。林则徐气愤至极,严词拒绝,就差往洋鬼子脸上吐口唾沫,脑子有毛病吧。

        英国佬一回到船上,就开始对清军开炮,双方开始打起来了。这事传回英国老窝儿,立即在议会吵成了一锅粥。有的人认为要向清国开战,有的人认为不应该打。最后维多利亚女王拍板,派遣远征舰队,征伐清国。记住这个老娘们儿,跟“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一路货色,都是尥蹶子就踢人的马子。

        1840年6月,英国海军40余艘军舰,载着4000名士兵,从印度出发,开往中国南海,第一次鸦片战争即将爆发。

        战争一触即发,林则徐也不是软柿子。早在他到达广东禁烟的同时,加强广东沿海地区的海防工作就开始进行了。加固海港沿岸炮台,增加红衣大炮数量,调集军队,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广东俨然成了“铜墙铁壁”。至少林则徐认为,广东的海防是铜墙铁壁。

        林则徐在起身前往广东禁烟之前,道光皇帝就特别嘱咐,不能“妄开边衅”。林则徐这如临大敌的模样,是把道光帝的嘱咐抛诸脑后了吗?非也,林则徐是个头脑清楚的人,所谓“妄开边衅”绝不是一味儿的胆小怕死,妥协推让。任何人都明白一个道理,你越软弱,别人越欺负你。

        林则徐的处事方针是,跟洋人讲道理,以理服人,在处理鸦片问题上,也只是销毁鸦片,不伤及洋人的生命安全,也没有将洋人抓进牢里关着。平心而论,这已经是非常柔和的处理方法了,不接受反驳。

        林则徐加强海防,并没有违反道光帝“妄开边衅”的嘱托,他是以强硬的态度来警告洋人,咱也不是好欺负的。

        不过,囿于时代的局限性,即使林则徐这样的干吏,也看不明白世界风云的变化,他不知道大清帝国与洋人的差距有多大。这不能怪他,他已经做了他能做到最好的准备。

        满清王朝的人,尤其是到过广东的官员,早先就见过英国的军舰。这么多年鸦片贸易,英国的军舰偶尔会来到广州外海,参与英国商人们将鸦片走私进大清国的活动。清朝的官员们清楚,自己的海军连明朝都不如,无论从吨位,还是火炮方面,绝对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所以,当英国的远征舰队开到广州虎门海面的时候,大清国的水师根本不敢迎敌。

        英国佬既然打到家门口来了,不打怕是不符合“天朝上国”的威严。于是,在中国东部地区的沿海口岸,普遍设立炮台。

        要搁在以前任何时候,英国佬的几十艘战船,载着几千名士兵,就敢来征讨中国,那完全就是个笑话。中国几千万上亿人,一个人吐口吐沫都能把他们淹死。可是这次不一样了,自己的水师出海就是送死,现在只能防守。英国佬的军舰想打哪就打哪,纵然大清国现在还有近百万的军队,总不能跟着英国远征舰队满中国跑吧?

        英国远征舰队到达广东之前,英国商船队的武装护卫舰就与林则徐交上火了。大小战斗打了九次,其中英国商船队与清国正规军只打了两次。一次是九龙之战,一次是穿鼻之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