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 管子日记 第一篇 (4 / 12)
洗漱过后,领导安排我上街买点吃的东西。赤塔是后贝加尔边疆区的首府,城市虽然不大,却十分整洁。这天的天气也格外地好,碧蓝的天空中浮着几朵白云,热风吹在脸上很是舒适。
用过饭后,我们打车赶往火车站。我们买的是散铺票,彼此相距都不远。看了一下列车时刻表,第二天的上午才到我们的目的地济马,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躺着养神了。
我知道火车会路过贝加尔湖。听我的大学同学讲,贝加尔湖的湖水特别清澈,捧起来就可以直接喝。贝加尔湖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北海”,曾经是中国北方部族活动的地区,西汉时期苏武出使匈奴被扣,还曾经在这里放过羊。清朝时期,清政府曾短期控制过这片地区。
据李德顺讲,贝加尔湖沿途车站有卖烤鱼的,烤的是贝加尔湖出产的名鱼——奥木尔鱼。我算了一下时间,估计第二天早晨天亮之际火车正好路过贝加尔湖,到时可以在车上一睹大湖的芳容了。
早晨醒来后,我不时地向车窗外张望,却迟迟不见有水系。坐着干等无聊,我便又闭上了眼睛。可是,等我一觉醒来,人家说火车已经驶过贝加尔湖了。
大湖虽然没有看到,可是奥木尔烤鱼已经摆在了面前。鱼的味道的确不凡,肉质松软,鲜美不腻,食过之后很长时间,唇齿之间依然留有淡淡的松木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后来我细看地图才弄明白:即使我不睡那一觉,我也看不到贝加尔湖。原来西伯利亚大铁路途经贝加尔湖时始终绕着一侧通行,也就是说,在由赤塔驶往伊尔库茨克方向时,只有坐在火车的右侧才能透过车窗望见大湖。而我睡的卧铺却是在车体的左侧,又怎么会望见大湖呢?
弄明白这里的关窍之后,我暗下决心:等回来时一定坐在车体的左侧,算好时间,好好地欣赏一下贝加尔湖。
第二天上午,我们准时抵达了济马车站。济马是大致相当于中国县级市一般大的小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我们先安顿在一家小旅馆里,等待同俄方合作伙伴接洽。
下午,我们去车站接一伙人。原来兰德森他们在新西伯利亚没能落住脚,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我们同那边公司的合作告吹了。无奈之下,他们那一梯队的人只得转战济马,同我们并在一起。
这一行人马除了先前见过的兰德森、马士刚以外,还有几个新人。第一个就是石岩带锯厂的技术员池艳华,没有他带锯是装不上的;第二个叫小宁,是负责锉锯的;第三个叫老白,据说是一名技术很过硬的大锯手。除了从中国来的这五位,还有两位**翻译:一个名叫维塔里(男),一个名叫维卡(女),都是赤塔师范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
我们将这一行人接到旅馆后,他们领导层马上开始商量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转过天来,一个名叫廖沙的精瘦的男人将我们一行四人接到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叫做乌赫土依。后来我才知道,我们俄方合作伙伴的大领导叫瓦洛佳,是伊尔库茨克大学的一名数学教授,他也是同我们合作的俄方公司的法人。瓦洛佳没有机械设备采伐木材,所以在济马供给我们木材的是这个精瘦的廖沙。至于瓦洛佳同廖沙具体是什么关系,我始终不清楚。
廖沙是济马的地头蛇,同当地政府、铁路等部门关系都十分好。不过,他的业务很多,他没有时间在我们工作的场地负责具体的建厂事宜。经过商量,他委托一个叫米沙的负责具体的建厂事宜。
我们落脚的地方是位于乌赫土依村的一座废旧的车间。根据里面那破败的样子和成堆生锈的零件,我猜测这以前应该是原苏联时期的一座工厂,后来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了。我们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清理打扫,终于将车间内没用的东西搬走了,将屋子收拾得能够居住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