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卓娅和舒拉(1)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章 卓娅和舒拉(1) (4 / 4)
        “伊尔库公司有个老贾,”蔺士恒插话说,“平时爱钓鱼。毛子知道中国人喜欢吃甲鱼,有一次就给老贾送去一只。老贾一见有这鲜货,马上就给炖上了。炖了一个小时,结果一品汤,什么味也没有。老贾纳闷,都说甲鱼汤味道鲜,我熬的汤怎么没味呢?后来他回国专门请教了行家,人家告诉他,做甲鱼汤必须要放鸡肉,才能将甲鱼的鲜味给引出来,否则是没什么特殊味道的。老贾连叫自己无知,总想着有机会再试一次,可是从那以后,再就没遇到来**的机会。”

        大家听了纷纷感叹,连叫中国人对吃研究得深,研究得透。蔺士恒说:“去年中国发生两件大事,一件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奖,另一件事是中央电视台播了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到现在,你如果问莫言因为哪部作品得了诺贝尔奖,没谁知道;可是,你如果提起《舌尖上的中国》中介绍的美味佳肴,很多人都能讲得眉飞色舞的。”

        “这说明啥?说明中国人都是吃货!”肖炎的一句话引得满桌人哈哈大笑。

        “前年我们到海参崴出差,”齐壮说,“晚上住在一家不大的旅馆。房间内的蚊子闹得我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挺难受,我就起来到走廊凉快凉快。闲来无事,我就同值班的老太太闲聊。我抱怨海参崴的蚊子多,你猜人家老太太怎么”

        “怎么说的?”阿强问。

        “人家老太太说你们中国人在我们这里抓青蛙吃,青蛙少了,蚊子就多了,因为青蛙是吃蚊子的。”

        “她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蔺士恒说,“前些年不少中国人在这儿做蛤蟆油的生意,引得当地人很反感。”

        “不少中国人为了挣钱什么都干,也不怪人家讨厌咱们。”阿强一边说一边轻轻摇头。

        肖炎抿了一口酒,接过话头:“你看人家毛子在小区放的鸟笼,两侧是通透的,笼内放上粮食,为的是让鸟儿吃饱了再飞走。可是中国人弄的鸟笼,不是为了养着玩,就是擒住了然后给炸着吃了。”

        “我有个哥们在西伯利亚发原木,”蔺士恒插话道,“他最爱吃鸟肉。那年冬天他开车上山,路上停着一群蓝大胆。如果毛子遇到这种情况,都会鸣笛将鸟儿惊走。**这鸟没人祸害它们,警惕性也差,我哥们的车快到跟前了,它们也不知道跑。我这位哥们一见机会来了,脚下一踩油门,你猜怎么着?这一下撞死二十多只,有两只都粘到车上了。”蔺士恒讲得眉飞色舞,他额头上的红光不知是酒精的作用,还是平日从野味中摄取的营养过剩。

        “不用问,回家一定是将蓝大胆都炸了。”阿强笑着说。

        “那必须的嘛!”蔺士恒一句模仿刘大脑袋的东北话将满桌人都逗笑了。

        一桌人边喝边聊,一直喝到红日西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