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甲1.2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
10月7日,为期35天的亚运会终是落下了帷幕。在这35天内,每堂音乐课都是学唱《亚洲雄风》。刚开始学唱时,大家都觉得很难,全曲高音部分太多飚不上去。可是学着学着,就适应了,搞的小二子有事没事就哼着。放学的路上,只要小曲一哼,小二子就感觉他们刘家荡就是亚洲,或者是亚洲的中心,你看一路的稻田,青穗航首挺胸,金穗颔首低笑,间隔交织,不正是歌里所唱的“田野织彩绸”嘛!待到冬天,雪花飘飘,又该是“莽原缠玉带”的景象了。
今天是亚运会的闭幕式,也是星期日。考虑到上次开幕式,好多学生因为自己和邻居都没电视都没看成,所以学校组织学生在学校观看了闭幕式直播。也真不容易。全校近300个学生,就围着那么一个17寸的飞跃黑白电视,估计也就坐在最前面的一年级学生和老师们能看到点电视画面。还好,学校把广播的话筒放在了电视机旁边采音,小二子他们这些坐在后面的高年级学生才能从声音里面猜出一点电视里的画面内容。只是,乡下的电视信号不是太好,广播的高音喇叭里不时发出呲呲的“电视雪花”声,很刺耳朵。
电视直播结束后,校长作了讲话。小二子也没完全听懂,当然主要是没听清楚,反正讲话的主要大意就是:国家强大了,获得了很多金牌银牌铜牌,远远高于所有其它国家的奖牌数,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校长还勉励同学们:学习运动员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精神,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校长结束后,各班带回,然后就各自回家了。
王老师却让他们班同学全部留下了,说要开个班会,讨论讨论本次亚运会最令人难忘的一幕。大家面面相觑,满肚子的不爽却不敢在面部有任何表示“人家班都放的了,就你王老师事多……”,一个个的都不讲话,纷纷低下头,回避王老师的眼神。
王老师也不急不恼,仿佛造就看穿了学生们心里的一切,笑嘻嘻地说:“都不讲,就再想想,想好了再讲。反正今天没有一半的学生发言,我们就不放学。呵呵。”
“一半?我会是哪一半呢?”同学们头低的更低了,咋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仿佛低下头、埋下身子,就能跟封神榜里的土行孙一样消失遁形,王老师就不会看到了。
……
终于还是王老师打破了沉默:“还是我先来说吧!班干部先做好准备,等我完说完,一个个说。”
王老师神情庄重地看了看孩子们,接着说道:“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国家囊括了183金、107银和51铜共341枚奖牌。所谓技多不压身,本届亚运会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是我国的游泳运动员沈坚强,他在男子100米蝶泳、男子100米自由泳、男子50米自由泳、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这5个比赛项目都拿得了金牌。技多不压身的下一句就是艺高人胆大,我也希望同学们趁着青春年少,多学知识,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到‘技多不压身,艺高人胆大’,等到将来跳出农门、到大城市里去,而不能像你们的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农村里辛苦一辈子……”
说完以后,王老师朝大伟看了看。大伟赶快站了起来,他也知道自己作为班长这个发言是逃不掉的了,看样子也打了腹稿:“报告老师,下面我来说说我的体会。老师,您多次说过‘和平年代,体育竞赛成绩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直接体现’。前年的汉城**上,中国代表团只获得5枚金牌,位列奖牌榜第11位,这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所以每次在看比赛直播时,总看到观众台上有人拉出‘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横幅时,我就为之动容。这次亚运会的成绩也标志着中国也已经冲出了亚洲,走向了世界。同样,我们将来也要冲出刘家荡,走向大城市!”
接着,大林作为副班长也发了言:“这次亚运会,我最喜欢的运动员是邓亚萍,虽然他才17岁,但初生牛犊不怕虎,敢拼敢打,打败了全亚洲的乒乓球高手。我们在学习中就是要学习她这种精神。”
“说的都很好。申月半呢?你是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也说说。”
“老师,我家没电视,没怎么看。”其实,小二子每次都是在三爷借着看直播的。“但我觉的那首《亚洲雄风》歌词挺好的,挺像我们刘家荡的,秋天的稻田里有金黄也有墨绿,就是‘田野织彩绸’;等到冬天下雪河里结冰,又是‘莽原缠玉带’了,我估计歌词作者肯定是刘家荡里的人,说不准就是王老师您写的,要不,也不会每到音乐课,您就只教我们唱这首歌,都唱了一个月了!”
小二子这一番话把王老师都逗乐了,笑着回答:“是我写的,是我写的,等到什么时候**在中国举办我再写首,歌名就叫《我和你》。”
说罢,王老师即兴哼了起来: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刘家荡
为梦想千里行相思在故乡
奔跑吧孩子们去追逐梦想
……
一下子,气氛活跃起来。孩子们在王老师优美的歌声中,仿佛看到了祖国的强盛,看到了**在中国举办的盛况。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