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仁善退让
楚近贤有一个习惯,只要是空闲的时候,他都喜欢坐在自己房间里看书,尤其喜欢看《卫青传》这本书。一般的学子都是处于好读书这个境界,楚近贤则处于读好书的境界。没有价值的书他从来不看,有价值的书他则会反复的看、认真的领悟、批判的吸收。对于楚近贤而言《卫青传》就是这样一本有价值的书,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都要把这本书带在身边,等他有空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柳青玲跟在楚近贤身边也有一段日子了,两人天天朝夕相处,自然而然会经常看到楚近贤拿着这本《卫青传》聚精会神的看。
六月初二那天晚上,外面下起蒙蒙小雨,二人用过晚饭后,柳青玲一边收拾房间一边看到楚近贤端坐在椅子上,全神贯注的看《卫青传》,一时兴起的她便好奇的问道:“公子,这个卫青是什么人?公子为何对他如此感兴趣?”楚近贤收住心神,看了一眼柳青玲。然后他微笑的道:“青玲,我来告诉你吧,这个卫青是西汉名将。老实说卫青这个人可了不得,他从奴隶逆袭成为威震天下的大将军,只用了短短10年。更难能可贵的是卫青成功做到了功高而不震主,得势而不立威,敬贤而不养士,是个不可多得的完人。”
楚近贤心想汉朝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汉四百年,其中多少寒武男儿忠心为国,又有多少将领名垂千古。周勃,韩信,周亚夫,李广,霍去病,个个驰骋英姿,马上立功无数。可周勃无文免相入狱,韩信骄矜自傲犯上,亚夫无保身之智,去病悍勇精畏少仁。唯有你,历史长河中一点浪,包容温和,却不失马上霸气,出将入相,堪称完人。你是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是无人能及的大将军,是我甘愿为你陷落的大将军。
有人说卫青不败由天幸,惟有冷笑其浅薄,与匈奴七战七捷的大将军,一雪汉朝之耻,不败由天幸?笑话。当年汉高祖三十二万大军不敌冒顿单于,韩王信败走,此后匈奴屡次进犯,屠戮汉人,而汉朝只得耻辱的提出和亲政策,用汉朝自己的女人,用皇室的公主去苟且换的和平。而卫青,一介骑奴,被人评说为依裙带关系攀升,可英雄莫问出处,他率领一万骑兵,首创闪电战技术,直倒匈奴祭天重地--龙城,这份胆魄与智慧试问与谁同。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七战七捷的丰功,血战沙场,铁骑驰骋于大漠荒野,玄甲寒剑凛锋于塞北苦寒,从此匈奴无王庭,从此大汉无烽火甘泉之忧,从此大汉朝无人能欺,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汉之天威,四海宾服!
可当功名尽头,将军封无可封,习惯了铁马金戈,披荆斩棘的傲骨只能在夜深人静之时,黯然梦回吹角连营,厮杀的喧嚣不再属于你,旌旗猎猎冲天霸志不再属于你。你却是心怀感激的,你依旧忠心耿耿效劳你冷淡寡恩的陛下。你淡然自若面对门可罗雀的凄苦寒凉,面对出生入死的将领为功名利禄而转投外甥门下。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退与内朝,谨进谦恭忍让任由失意惆怅,目光如炬的星眸泯灭了光芒,一个小小关内侯大不敬刺杀之举你包容隐瞒,一个堪堪九卿行平级之礼你反愈礼贤下士。你是当今皇上的姐夫啊,是皇后的弟弟啊,是太子的舅舅啊,可你无丝毫骄矜,宽厚忍让,温驯坚毅。
柳青玲越听越好奇,转过身看了看楚近贤,沉思了片刻,紧接着问道:“那公子是不是很钦佩他?”楚近贤微笑的点了点头,肯定的道:“对呀,我从小就很崇拜他。卫青此人战功卓著,为人和善,而作为当时朝廷的重臣和外戚,不骄横,不擅权,谦逊谨慎,待人宽和,礼贤下士,一生从无过错而在最后得以善终,也可以称得上是完人了。”柳青玲听完楚近贤对他的评价,心想卫青这个人也太厉害太完美无缺了。柳青玲目光一转,看了一眼这本被楚近贤翻看了n遍的《卫青传》,笑着道:“公子,那你琢磨他那么久,不知有何收获呀?”这个时候楚近贤缓缓的放下了手中的书,端起桌上的茶杯浅浅的泯了一口,转过头微笑的看了看柳青玲,神情谦恭的道:“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不过说到精髓只有四个字——仁善退让。”柳青玲兴趣盎然的道:“公子,那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呗。”楚近贤点了点头,喜道:“好呀。”
公元前129年,匈奴再次兴兵南下,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派四路大军出塞迎击匈奴,并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领骑兵一万人,从上谷郡出发,深入匈奴腹地,痛击匈奴。九月的塞外,秋高气爽,草肥马壮。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宽阔辽远。卫青带领着一万骑兵,浩浩荡荡出发了。边塞居民久受匈奴騷扰和掠夺,终于等到朝廷出兵反击,都欢呼雀跃,夹道欢送。
卫青首次出征,除了兴奋,当然还有点紧张不安。他骑在马上,行进在队伍当中,边走边想:虽然对匈奴人的强悍凶猛早有耳闻,但真的就像那些大臣们讲得那样可怕吗?真的就无法战胜匈奴人吗?卫青虽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战争会怎么样,但他心底很清楚:纵然战败舍身成仁,他也绝不会做个胆小的懦夫,更不会投降匈奴人。
阵阵北风吹过,卫青的头脑变得十分冷静,他眼望着远方,塞外的草原辽阔无边,蔚蓝的天空上一只雄鹰正在翱翔。忽然,雄鹰一个俯冲,眨眼的工夫就抓住一只兔子迅速起飞。卫青恍然大悟:这只雄鹰不正是在教我如何对付匈奴人吗?我的部队要像这只雄鹰一样,一旦发现猎物便迅速出击,战斗结束后快速离开,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反击的机会……想到这里,卫青就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底气十足。大军行进了数日,没遇到匈奴的大部队,只和几小股匈奴部落交战,并取胜。从俘虏口中得知,再往西行进约一天的路程,就是匈奴人的腹地——龙城,一个匈奴人祭祀祖先的地方。
卫青马上召集众校尉和副将来到自己帐中商议下一步的计划。他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龙城是匈奴人祭祖、祭天的地方,仅驻扎了一千多人,而且这个地方没有重兵把守,如果突然袭击龙城,必能打他个措手不及,诸位觉得如何?”众人顿时议论纷纷。看到大家七嘴八舌,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决议不下,卫青果断地站起身来,对众将道:“就这样决定,战败我自会向皇上请罪,请各位无须多虑。”卫青又道:“此次出征,关系着边境百姓的福祉,也关乎我大汉的颜面,皇上十分重视。匈奴人虽然强悍凶猛,但我等也并非胆小懦弱之人,前面几次交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卫青顿了顿,看着大家,接着说,“你们离家别子,随我出征到这荒漠之地,和匈奴人浴血奋战,卫青感激不尽。只要大家奋勇杀敌,我自当禀告皇上,为各位请功!”“愿为将军效力!”众将异口同声道。“好!传令下去,准备开拔!”
凌晨时分,大军开始向龙城进发。卫青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不出所料,还在睡梦中的匈奴人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七百余人。天亮时分,打扫战场,收拾停当,卫青带着自己的大军开始回撤到汉境。经此一役,卫青不仅名声大振,而且还积累了对匈奴作战的经验,总结出了独特的战术。自此以后,卫青在对匈奴作战中六战六捷,无一败绩,威震大漠。最后的漠北之战,卫青和外甥霍去病联手,彻底打垮了匈奴主力,使其从此一蹶不振,再无实力觊觎中原。卫青也因此被历代兵家所敬仰和崇拜,成为名垂千古的伟大军事家。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