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1 / 2)
        第三十七章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均而似元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均。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1|

        “和均”即步韵,依照他人作品原韵的唱和之作。步韵的风气始于白居易和元稹,两人太频繁地互赠诗歌,你步我的韵,我步你的韵,来来回回总有挥洒不尽的雅兴。

        诗词对于古代文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创作,还是一种社交手段,而步韵是最能发挥社交功能的。如王国维这样单纯崇尚艺术的人,自然会对步韵心怀轻蔑。步韵会凭空增加技术难度,因为你要严格依照别人的韵脚写出自己的意思。闻一多说写诗是“戴着镣铐跳舞”,那么步韵就意味着在镣铐之外再套上一副枷锁。

        所以步韵之作每每差强人意,只有极少数才可以跻身第一流作品之列。可想而知,步韵一般都比不过原作,除非步韵者是世不两出的天才。苏轼就是这样的天才,当他的同僚兼好友章楶写出一首哄传一时的杨花词后,他的步韵之作反而后来居上,使章楶的词倒像是勉强步韵来的。

        |2|

        章楶,字质夫,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是以书生建立武功的一代传奇人物。

        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章楶赴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苏轼正因为乌台诗案的缘故编管黄州,两地相距不远,很方便书信与唱酬往还。苏轼在写给章楶的一封信里讲到了两首杨花词的来龙去脉:

        某启。承喻慎敬以处忧患。非心爱我之深,何以及此,谨置之座右也。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七夕词亦呈录,药方付徐令去,惟细辨。……

        以此推断,章楶之前有书信叮嘱苏轼,要以“慎敬”的心态挨过这段磨难,信中还附有《水龙吟》咏杨花之词。苏轼这番获罪有新旧党争的背景,牵连广大,章楶也算是难兄难弟之一。苏轼感时伤世,步韵一首《水龙吟》随信寄去,但汲取了章楶“慎敬”的劝告,嘱托他不要将这首词给旁人看到。

        所以,无论是章楶的原作还是苏轼的唱酬,都不仅仅是以咏物词的姿态描摹杨花而已,其中别有寄托,不宜与外人道。章楶原作如下: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