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1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1 / 5)
        第十四章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1|

        这一章是给晚唐、五代间的三大词家下断语:温庭筠、韦庄、李煜,三个人的词都美,温庭筠美在句子,韦庄美在结构,李煜美在神采。

        强调温庭筠句子漂亮,其实也是在嫌他有句而无篇。温庭筠的语言风格确实总是堆金砌玉,极尽绮丽,诸如“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翠翘金缕双,水纹细起春池碧”“凤凰相对盘金缕,牡丹一夜经微雨”,但是否真的只有佳句而缺乏结构呢?王国维其实误解了温庭筠,或者说王国维不欣赏温庭筠那种极度意象派的写作风格。意象派写作,总是选择若干意象并置在一起,“结构”需要读者自行填补。不欣赏或不理解这种风格的人,难免会觉得这样的作品过于散漫。以温庭筠一首《酒泉子》为例: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髻,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这首词是写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上阕写她久别不归,他愈发难以排遣孤寂,呆呆地看着风景变换,月亮孤悬,风儿吹落了杏花;下阕写他回忆她的模样,回忆到不能自拔的地步,只有托鸿雁传书,向她遥寄深情。

        经我这样的解释,这首词好似有很清晰的结构和脉络,而事实上,结构与脉络是我在解读过程中填补进去的。以最易解释的最后一句为例:“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这仅仅是三个意象的并置,没有任何结构可言,直译过来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书信、遥远的梦、大雁南飞。

        古代信纸每页八行,故此以“八行书”代称书信;“千里梦”自是梦到了千里之外的爱侣;大雁是传书的信使,既然是“楚女不归”,“八行书”自不妨托付给向南飞往楚地的大雁;信里所写的内容以及写信的动机,便全是这“千里梦”了。这样的写法没有起、承、转、合之类的章法结构,却自有一种意象派的特殊结构在,“句秀”的评价实在低估温庭筠了。

        |2|

        韦庄的词风与温庭筠不同。若拆散句子来看,并不见得有多么精彩,但那些明白如话的朴素句子一旦在精当的结构中组合起来,便顿时有了感人肺腑的力量。

        王国维《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有一段评论韦庄的话可以作为本章的参考:“端已词情深语秀,虽规模不及后主、正中,要在飞卿之上,观昔人颜、谢优劣论可知矣。”韦庄与李煜、冯延巳的差距在于“规模不及”,略嫌小家子气,但还要在温庭筠之上。韦庄与温庭筠的优劣之别,正如前人所评价的颜延之与谢灵运的优劣之别。

        颜延之与谢灵运都是南朝文坛巨擘,并称颜谢,而历代的评价几乎一致认为颜不如谢。

        颜延之的诗歌正是“句秀”的典范,很能够雕词炼句,太注重细节之美反而有句而无篇,滞涩而不流畅。《南史》本传记载,颜延之曾请鲍照品评自己与谢灵运的诗歌优劣,鲍照的答复是:“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如铺锦列绣,亦雕绘满眼。”这份评语让颜延之终生未能释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