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辨忠奸(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智辨忠奸(1)
        小分队

        第一章智辨忠奸(1)

        1939年7月,八路军华北某军分区驻地

        赵燕茹和一名女卫生员经过训练场的时候,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原本是有序的队列,此起彼伏的口号和练刺杀的叫喊声,突然间变得乱哄哄的一团。围观的人群中,好像有几个人还扭打了起来,这在八路军的队伍里可是少有的事。她们停下脚步,向前张望。

        正在训练的是军分区新二团一营一连二排。赵燕茹认出来,领头闹事的是富石山,上身穿着八路军土灰色的军装,下身还是东北军发的草黄色裤子。赵燕茹之所以一眼就认出他,是因为两个月前他被俘虏过来时受了轻伤,还是她缝合并包扎的伤口。

        事情经过并不复杂,这个月里因为训练和军装的事,几个东北军的俘虏兵和班排长间的矛盾激化,今天一言不合就动了手。排长的嘴角有些血迹,看来是吃了点亏。这时候执木枪摆开架式,因为富石山示意要空手和他过招,气得他两只眼都要冒出火来。富石山身材魁梧,也没有如临大敌的样子,左手在后,右手掌稍稍扬起。这排长刺杀水平不错,只是没有武术底子,以富石山的功夫早看出对方的破绽,很轻松就可击倒他。往后小步的退,就是想引诱他全力拼刺时,借力打力,给他一记重击。他完全是有这个把握的,那也就是几秒钟的事。富石山正在向后退时,突然一只异常有力的大手紧紧的抵住了他,他一边防范着排长的进攻,一边扭动身体想要摆脱来自后方的威胁。然而这显然是一名比排长要高明很多的高手,富石山前有强敌,情急之下,右腿向后回扫,他只使了七成力,这可是东北富家的救命绝招:旋风腿,如果用全力,对手很难吃得住这一记回旋踢,不骨折也会摔得四脚朝天。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对方根本没有躲避,两条异常粗壮的小腿硬生生的扛下一踢,且能突然发力,顺势向前,左手贴在他腰间,右手托着他的脚踝,轻轻地把他推了出去。富石山在黄土地上翻了两个滚,马上站起来。他知道这是人家让着自己,但心里有些凄凉,看来八路军中能人不少,未必能看中自己的一身功夫。他和排长冲突也无非是想人家看到他的本事,不想让队伍里的人瞧不起他们这些投诚过来的人。可人家不给机会,抱团而上了。富石山仔细打量来人,个头不高,面孔白净,一身军装少见的合身干净,倒像个学生模样。看到有人出手,排长早停下手,他认出来人,放下木枪,笑着说:“陈参谋,你怎么来了,都说你厉害,我以前还不相信,今天是开了眼了。”陈向北只对他点点头,然后转脸对富石山说:“富石山是吗?嗯,水错。”他像是自言自语,又说:“就是你了,排长同志,你向你们连长汇报一下,就说调令稍后就到。你帮忙把他的行李收拾一下,让一个战士明天送他到司令部,这个人我要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有着不容置疑威严,排长忙点点头。

        看到陈向北从人群里走过来,赵燕茹赶紧拉着卫生员向河边走去,她生怕陈向北会看到她。陈向北似乎也看到了她,脚步停下,迟疑了一会,又转而向东径直离去。

        一场小规模的战斗刚刚结束,军分区司令部转移到了东庄。由于最近鬼子扫荡频繁,为了安全起见,参谋长亲自带着警卫连长布置警戒。这边部队还在忙着号房子、架设天线、电话线,卫生队那边有十多名伤员,也在忙碌着。到处都是人们的叫喊声,不时的有骡马大车经过,扬起的尘土经久不息。半山坡上,只有司令部那间普通的农家院周围显得异常安静。

        司令部已提前半天布置好,屋里的设施简单而又整洁。张主任坐在长桌前,扫了一眼花名册就递还给政治部的干事,撮着牙花看了一眼正在奋笔疾书的政委,又对着面向墙壁目不转睛端详着地图的司令员,缓缓地说:“我说两位首长啊,我现在倒是有点犯嘀咕了,兴许我是有些不够谨慎,匆忙之间做了决定,让陈向北来执行这个任务,对他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机会,让他能从过去的事情里彻底的解脱出来。可现在来看,这小子或许还有些抵触情绪,不不不。”他马上摇了摇头,在否定自己的用词:“他的革命性坚定性是没有问题的,我是不会看错人的。我担心他是有点意气用事。你看看他挑的都是什么人?这个任务的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这样的人能用吗?会不会误了大事?”

        郑政委当然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所以停下笔,从干事手里要过名单看了看,摘下眼镜擦拭着,却半晌没有说话。

        司令员也坐到长桌前,翻了翻前面的几页纸,看政委没有表态,微笑着说:“如果从单纯的军事观点上来看,我倒是认同陈向北的。”

        看着政治部主任诧异的眼神,他又说:“你看这个耿大勇吧,猎户出身,枪法好,去年入的伍,作战很勇敢,打死过两个鬼子,已经是排长了,这样的人可堪大用。”

        司令员爱才如命,讲到得意的部下,不免有些高兴。政委在他停顿的时候,插话说:“我对这个人很了解,已经入了党,立了功,不但是作战勇敢,他和父亲常年出入大山和附近城市,方圆数百里地形人情他都了如指掌。这说明陈向北挑人的眼光还是有的嘛。”

        张主任急忙点头,说:“这个耿大勇不错,是个人才,我是放心的,但其他几个恐怕就有问题了,我的两位老领导。这个富石山是个俘虏兵,还没有完全通过思想教育,前两天在训练场挑衅打架,这样的人怎么能用?你看,这是我们刚接到的报告。”

        司令员却不以为然的摇摇头,看到老搭档肯定的态度,政委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他一边,沉稳地说:“我相信陈向北不会完全从纯粹的军事观点去看人看问题,这个人的使用有些冒险,但也是有道理的。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我听说这个叫富石山的,积极要求进步。而且以前我们军队就有从俘虏里补充兵源的传统,今后我感觉这项工作越来越重要了。再说了我看啊好苗子就要放到大风大浪去历练一下,这个没有问题。”

        两位主官的这个态度,让政治部主任不好再行坚持,他想了想说:“那杜乐琪呢?这可是一个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引爆,这么重要的任务,一但因为他的胆小怕事,后果不堪设想的。”说到杜乐琪,政委不禁苦笑了一下,房间里顿时沉寂了下来。这个杜乐琪,当文化教员时,拖累三团五营三死五伤,下连队当指导员时阵前尿了裤子。现在没有一个单位肯接收他。

        其实,除了耿大勇之外,其余的人选都是让人不太放心的。就在几位领导对陈向北小分队队员的安排伤脑筋的时候,他正在蹲在旅部的伙房前,啃着窝头,就了两根咸菜,吃的风声水起。司务长吴十泰不知从哪里钻出来,手里捧了碗面条递给他:“你有口福,就剩下最后点白面,擀面条改善伙食,我估摸着你就快回来了,特意给你留着,快点吃吧。”

        面条真香,上面居然漂着油花,陈向北用筷子挑了下,下面埋了一个鸡蛋。陈向北也不客气,大口吃着难得的鸡蛋面,说:“吴营长,我跟你说的事,考虑的怎么样了?我可说好了,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我名单可是上报了。”

        吴十泰年过40,当过赤卫队长和红军营长,他当营长时,陈向北还是他下面的一个青年班长。长征时负了重伤,右腿落下残疾,这才当了司务长。他犹豫着说:“你说打仗执行任务,我老吴可是不会认怂,可是我腿脚不利索,怕是会坏你的事。”吴十泰在参加闹革命前,是皖南傩戏的主角,也是戏班子的头,长得英俊,说话里带着股戏味,他有些得意的说:“再说了,就算你点的将,司令员能答应吗?离开我,他们就没有口福啰。”

        陈向北风卷残云般把一大海碗面条吞了下去,又从口袋里掏出窝头来,边走边啃,说:“只要你答应就行,剩下的事就交给我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