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颐和园一日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章 颐和园一日游
        程毅最近一段时间主要精力就是陪父母和姥姥他们四处逛逛,彭菲茗也作为导游全程陪同。他们今天的安排就是游颐和园,这不一大早程毅就起来准备了。

        吃完早饭,一行人就来到了颐和园。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2.9平方千米),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下了车步行500米来到颐和园东宫门。东宫门现在是颐和园的正门。大门中间檐下挂着的九龙金字大匾上的“颐和园”三个大字,是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门前御道丹陛上的二龙戏珠云龙石雕,好像与故宫所见到的没有两样,它是皇帝尊严的象征。还有,门前那一对铜狮子制作的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皇家园林的作品,水平就是不一般。当年,东宫大门是只供清朝帝后出入的。即使是王公大臣进宫,也只能走两边的侧门。现在平民百姓也可以从此过了。

        进入东宫门,第二重门是仁寿门。东宫门与仁寿门之间广场上那粗大挺拔的桧柏向人们昭示着岁月的久远。一群老年人在树下悠然自得的跳着广场舞,看来,这都是公园年票拥有者。程毅不禁感叹:北京老年人真幸福啊。

        进入仁寿门,迎面是一座‘寿星石’。据铭牌上介绍,这座‘寿星石’是光绪十二年重建颐和园时从**内移来的。色青而润,造型奇异,状如‘寿’字,故称‘寿星石’。对于老年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因此,这里是游客们留影的最佳位置,特别适合老年朋友。程毅自然给父母还有姥姥他们都拍照留念了。

        寿星石的后面就是仁寿殿。仁寿殿原名勤政殿,是乾隆十五年所建,后来,被英法联军毁坏。光绪十二年重建,取《论语》‘仁者寿’之意,改名为‘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驻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

        在北京看了不少中国皇家园林的建筑,都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毁坏了。这些毁坏的园林建筑好多都是光绪复建的。程毅私下以为,光绪在保护皇家园林建筑方面功不可没。

        仁寿殿殿前所陈设的铜龙、铜凤、铜鼎等,雕制极其精美。一名导游向游客们津津有味的介绍着为何铜龙的龙爪没有握住‘乾坤’,原来这都是慈禧的阴谋,意思是说,你光绪当皇帝但掌握不了乾坤。是也?非也?无从考证。但扼杀戊戌变法,把建北洋水师的银子挪建颐和园,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仁寿殿北边,是‘延年井’遗址。延年井开凿于1903年,是帝后茶膳的专用水源。清亡以后废弃不用。现在看到的是1984年按原样修复过的。关于‘延年井’,坊间有些传说。有人说,有一年慈禧中暑,长久不愈。一天睡午觉时梦到了一口井,便派人来挖,果然挖出这口井。慈禧取水喝了一碗,暑气顿消,神清气爽,便封其为延年井。其实,大暑天饮一口刚取出的井水,凉爽可想而知。既然井的封号也有了,以后经常饮用也就顺理成章了。据此,有人编了一句顺口溜,单说这延年经的妙处:“延年井水沏杯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其实,按中医的观点,井水治中暑毫无道理。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逃亡前还不忘赶来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由此可见,慈禧对这口井是情有独钟。

        仁寿殿向北,紧邻延年井是德和园。德和园原为清乾隆时怡春堂旧址,光绪时改建。其主要建筑为大戏楼、颐乐殿和庆善堂,是光绪为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的。大戏楼与承德避暑山庄里的清音阁、紫禁城内的畅音阁,合称清代三大戏台。大戏楼高21米,在颐和园中仅次于最高的佛香阁。它的绝妙之处是顶板上设有七个\"天井\",地板中则有\"地井\"。演神鬼戏时,演员可从顶板的\"天井\"中从天而降,亦可从\"地井\"中乘地而出。更为美妙的是,还可以引水上台。铭牌上介绍,当时,‘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杨小楼、谭鑫培等都曾在此为慈禧太后献过艺’。即使是名角,恐怕也要精益求精,丝毫不能出现半点差错,否则,你叫老佛爷一时不高兴,你可要一辈子难过了。这无形中在客观上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有人说德和园是‘京剧的摇篮’,程毅深以为然。

        在仁寿殿西南,紧临昆明湖畔,是玉澜堂。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是霞芬室,西配殿是藕香榭。从东配殿可到仁寿殿,西配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玉澜堂是当年光绪皇帝批阅奏章,处理政务的地方。

        就是在这里,当年光绪皇帝召见了握有兵权的袁世凯,本想叫他帮助推行新法,谁想到这个贼子阳奉阴违,马上向慈禧太后告了密。于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有的掉了脑袋,有的逃亡日本。光绪皇帝从此被囚玉澜堂,玉澜堂成了最豪华的监狱。玉澜堂西配殿内现在仍保留着当年慈禧叫光绪面壁思过所砌的砖墙。这是历史的见证。可耻的袁世凯!可恶的慈禧!可怜的光绪帝!

        正殿玉澜堂后门直对宜芸馆。这里是光绪帝的隆裕皇后的住所。慈禧镇压戊戌变法后,光绪成了囚徒,但光绪帝的隆裕皇后,也就是慈禧的侄女却在此自由自在。直到1911年武昌起义后,隆裕皇后以太后的身份命皇帝退位,才完成了把大清帝国送进坟墓的最后使命。

        出玉澜堂南行,不远是文昌阁。文昌阁在昆明湖东堤北端。原是一座城关,为清漪园的园门之一。文昌阁中供奉的是文昌帝君。万寿山西面的宿云檐供奉的武圣君关羽,一东一西分别供奉着一文一武,象征‘文武辅弼’,非常美好的愿望。

        彭菲茗介绍道:“文昌阁前的文化活动内容非常丰富。”程毅他们走到此处时,但闻葫芦丝声空中缭绕,一位退休的老同志坐在‘知春亭’中在吹奏。

        而在文昌阁前的方砖地面上,几个老者正在以水代墨,挥毫书法,而且水平相当的高超。坐在昆明湖东堤的连椅上,喝一口自带的热茶,呼吸一口昆明湖上吹来的清新空气,真是心旷神怡啊!举目北望,但见万寿山似虎踞,如龙盘,那是颐和园的精气神所在;金碧辉煌的排云殿、佛香阁,层叠上升,踞山面湖,气势磅礴,那是颐和园景点的统领者;而那700多米的长廊,象一条彩带铺于万寿山脚下,使万寿山雄壮中增添了几分柔情;昆明湖平铺在万寿山的怀中,湖山联属,如锦似绣;放眼南望,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中三岛上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隐约可见,真乃琼岛仙境;平目西视,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桥那是模仿杭州西湖的苏堤和‘苏堤六桥’的杰作,实在是摹仿得惟妙惟肖。诚然,‘若将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然而,西湖若比颐和园,规模景色皆不及。

        新宫门到了。铜牛就在新宫门附近的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它是1755年用铜铸造的,称为‘金牛’。当时,铸造铜牛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水患。

        颐和园的前身是清漪园,初建时,乾隆皇帝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园修成‘天上人间’。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的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好比天河。说到天河,自然想到牛郎织女,于是,在湖的东侧铸造了一个铜牛,象征牛郎,湖的西侧建了一个耕织图,叫织女在园中操持。铜牛的头朝西,正好对着织女图,这样一来,昆明湖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笔者不禁想:乾隆皇帝自比天上的玉皇大帝还可理解,甘心情愿当王母娘娘,活生生的拆散牛郎和织女,那又是何苦呢。

        十七孔桥东面有八角亭一座,看过铭牌方知,此亭竟然还是中国古建筑之最:面积130余平方米,是中国古建筑中面积最大的亭式建筑。彭菲茗解释,原来当年颐和园没有东墙,亭北是烟波浩渺的昆明湖水,亭南是千顷稻田,登亭远眺,一望无际。‘廓’者,空阔也,‘廓如亭’由此得名。

        十七孔桥坐落在昆明湖上,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之间,用以连接堤岛,为颐和园中最大石桥。石桥宽8米,长150米,由17个桥洞组成。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00多只。

        过十七孔桥,来到南湖岛。南湖岛在昆明湖的前湖中央,岛上的涵虚堂、广润灵雨祠(就是龙王庙)、鉴远堂、月波楼、詹慧轩等建筑没有超群之处,倒是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上的‘廓如亭’相连,岛、桥、亭形成一个完整的构图,又与万寿山遥相对应,为颐和园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时间在程毅他们一行的游览中悄悄流过。一游到此结束,程毅他们决定打道回府,改日再来一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