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气运旺盛数儒教 (5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 气运旺盛数儒教 (5 / 5)
        随后孟子便将具体地心斋、坐亡、省吾法门传授出来,加以讲解,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无不称善。

        看到此处,芒鞋道人知道不用看下去了,这儒教的发展,只要不出意外,将是无可遏制了。尤其是儒教将修行简化,推广到所有普通人身上。那浩然之气的法门,哪怕不识字的乡间老农,只要心中但有一股正气在,便可修行,不需要懂什么法门,也不需要悟什么天道,却不知不觉无形之中有了进展,正合大道无为地要求。日后自己的玄黄天的发展,还要多多依赖这儒教呢!

        却说芒鞋道人旁听孟子讲学后,却又带着众人,去了那凤栖岭。

        凤栖岭上,却是人来人往,十分繁荣,便如同一个小城镇。

        孔子(孔宣地儒教传播广泛,他本人也受到极大地尊重,人们也都尊称他为孔子而不名)号称“有教无类”,又宣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甚至教导弟子,也是从弟子那里学习,然后加以理解发挥,然后再反过来传授给弟子,所谓“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所以,这凤栖岭上,却十分欢迎有才之士前来交流、辩论、探讨。当然,只要愿意拜孔子为师者,也都被收为记名弟子。

        那三千弟子,也大多都是记名弟子。只有其中七十二人,才是入室弟子。便是所谓地“孔门七十二贤”。这些弟子,不但修学,也悟道,修行。却不仅仅是空有浓厚浩然之气,空有满腹才华,却没有战斗力之人了。这些人大多在列国中担任祭酒或者山长,乃是儒教的精英和中心。

        却说这芒鞋道人到了凤栖岭,这却是儒教中心地外围。至于孔子的居所,却是一座“仁道宫”。孔宣的本体,便在其中修行。平时出来教导弟子的孔子,不过是他的化身。

        到了凤栖岭,安顿下来,芒鞋道人便悄然消失在人群中,却径直去往仁道宫。

        仁道宫前当然密布禁制法阵,可是对芒鞋道人这盘古自然没有什么阻碍作用,于是他轻而易举的到了宫前。

        这所谓的“仁道宫”,却也并不富丽堂皇。儒教主张节俭,反对奢华,这仁道宫虽然气势宏大,但其实建筑得却也并不华丽,甚至称得上简陋。

        只见那宫门之上,一边门书写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另外一边写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踏入宫中,却见孔宣正在操琴,那音乐之声,悠悠传来。

        芒鞋道人哈哈大笑道:“孔道友,别来无恙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