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喀土穆的夏天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喀土穆的夏天 (3 / 4)
        还有一次,在一个重要投标之前,一位关键客户认真地对钱旦说:“说实话我很希望最终是你们拿到合同,因为每次看到你笑得那么憨厚,我就想这憨厚背后是有内容的,能感受到你们的真诚,又能感受到你们那种把事情做好的信念。”

        夜深,临睡之前,钱旦在看“中东北非软件服务人力资源表”。那是他自己整理的一张表,分代表处、分产品技能列出了所有人员信息,几乎每天晚上他都会看一遍,想一想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一想哪里需要根据掌握的市场动态提前做好资源准备?整体人员配置该如何优化?

        他们在整个中东北非招了五十个本地员工了,对本地员工的大胆使用是这段时间钱旦和各个代表处沟通最多的事情,也是碰撞最多的矛盾点。代表处的带头大哥们总是觉得中国人好用,希望多要些中国人去支持。

        他收到他们在**的Leader刘铁发来的邮件。刘铁坚持**团队在2004年10月招聘的两个本地员工要到2006年1月才能独立工作,什么“本地员工在沟通上不如中方员工顺畅”,什么“本地员工没有中方员工刻苦”,并且声明:“如果地区部不满意这个培养计划就把我给换了吧!”

        钱旦气呼呼地花了大半个小时写了个长长的邮件和刘铁打口水仗,给他讲为何必须大胆使用本地员工。

        伟华并没有一蹴而就变成一个国际化公司,仍然只是一个刚开始在海外拓展的中国公司,大量的资料文档、与总部的协调、还有思维的逻辑习惯都依赖中文。

        翌日,受到顽固派刘铁的刺激的钱旦花了一整天时间和四个苏丹本地员工在一起,誓要证明本地员工的可用、可爱。

        上午,给他们做培训,他首次一本正经地用英语讲课。

        下午,和他们一个一个地聊天,了解他们每个人的状况。

        晚上,他们带钱旦去了家本地人去的餐厅,吃披萨抽水烟。大个子甘法斯煞有其事地说埃及人会在烟料里加**,苏丹的水烟才健康。不久前在开罗的本地员工培训班上见过甘法斯,答辩时紧张得手足无措的那一个。回到喀土穆的他倒是找回了自信,一晚上轻松幽默、逻辑清楚,令钱旦心里多了期盼。

        一个星期以后,援兵到了。

        领头的北京小伙曹松生于1980年,身材壮实,谈吐中透着机灵,一眼看上去就是个精明能干的好兄弟。只是连续转机、飞行,到了喀土穆又逢沙尘天气,他脸上混合着汗水、油腻和沙尘,黑乎乎的。两位和他同机抵达的是从河北那家合作公司租赁的来的小伟、小军。

        接机的司机把他们直接拉到了办公室,钱旦见到援兵正要舒口气,曹松开口了:“领导,我啥时候能回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