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繁华落尽 (1 / 2)
天历18年秋,幸国南部,南卓森林,大片的粟米田长得很旺。
牧云从木屋里走出来的时候,天边的云烧的正旺,秋天的落日余晖总是很长,从酉时开始上色,半壁天空大片金光云朵往西方聚集,万丈霞光从云层中刺过,投下一道道束影。秋天的风不及冬日的凌冽和春日的轻盈,总是带着一种淡淡的韵味,有时夹杂着粟米香,让人心情愉悦。
**来,每到此刻,牧云总会准时站在木屋前眺望天边这如血染的景象,有时一站就是一下午,看着晚霞从金色到红色,再到如金汤遇水般骤然暗淡下来时,牧云便回到屋里,从北墙木架的陶罐中抓一把米,洒在屋顶上。
暮色降临,有乳白的鸽子飞来,静静的啄食着这数十年如一日的恩惠。
牧云原是幸国的政理书,掌管律法司法,定治国之策略,固天下之安邦,权利鼎盛之时君王御赐其坐龙榻、宫行轿。
但是盛极必衰,在一场动荡幸国的政变中,新王登基,掌天下之权,大半老臣尽死。
原本牧云也应死在这场政变中,但牧云终究是牧云,他比其他老臣聪明的一点就是能屈能伸,新王登基的第一天,牧云便把政理书的权利尽数交付新王,政敌本欲处之而后快,但新王看他如此审视夺度,又念及旧情,便只是免去了牧云的职务让其告老还乡了。
牧云无子嗣,临走的那天,府内值钱的东西早就被户事司清点抄了去了,剩下的一些家具、瓷器也被下人拿走典当了。世事就是这样,你风光时人们总是毕恭毕敬,当你落魄时没人愿意陪你受苦受累。
牧云从政理书府正门出来时,街市上已经熙熙攘攘,门前馄饨摊子比往日人更多了,旁边胭脂商人和布匹小贩依旧争吵着,他回头看了一眼高悬的匾额,金色楠木散发着古朴的气息,又看了一眼门前对联,他还记得这幅对联是旧王亲赐的,“尘道抚心明世间之公理,以法固国定天下之安邦”。不禁感叹世事莫测,难有常胜。
正当此时,牧云身前站了一人,穿着麻衣,腰系草绳,但是脚上却穿着一双崭新的黑色布鞋显得有些突兀,牧云抬头看了眼前人,原来是门前馄饨摊的掌柜,便问道“何事?”
掌柜看了一眼牧云,退后了一步,微微弯腰,双手抱拳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叫了声“政理书大人”。
牧云一愣,有点意外,笑着说道:“你们市井之人的消息可不比宫里的差,怎么,我已经不是政理书的消息难道你不知道吗?”
掌柜并未抬头的说:“回大人,知道”。
“那你怎么还叫我政理书?”
“大人,小人知道您今天是要离开上胤,小人有些不舍,不是因为大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而是因为大人您贵为政理书,却经常来我的摊子吃馄饨,有时高兴了就拉着小人聊天,还经常多给小人几两碎银子。”
牧云大笑,说“你是因为我走了后,没有人再多给你钱了吗?”
“不,大人,是因为您肯与我们百姓同吃,不像朝堂上的一些人,张扬跋扈,目中无人,小人念及大人恩情,今天想要送大人一程”。
牧云有些惊讶,又有些感慨,想到自己辞官后的种种,他原本以为人情没有那么冷漠,即便自己不是政理书,也总会有旧人来看望,但是牧云高估了人性。
那些原本推心置腹的友人,再也没了音讯,自己曾经提拔过的下属更是避之不及,唯恐牵连毁了自己的前程,如此这般竟比不过一个市井之人,看来自己这些年来提倡以法治国、以礼待人全都白费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