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序章
上古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历经夏、商、周、秦、汉、两晋,又分南北朝。南朝刘裕代晋,称宋;后被萧道成所代,号齐;萧衍代齐,称梁;陈霸先代梁,号陈;北魏拓跋珪称魏,后又分东西两魏,高洋代东魏,号北齐;宇文泰代西魏,称周。其时,周国国富民强,欲起兵吞并北齐,封护卫大将军杨忠为帅,其弟杨林为行军都总管,发兵六十万侵伐北齐。
却说这杨林生得粉嫩黄眉,身高九尺开外,惯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约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奉命督军伐齐,晓行夜宿,逢山开路,所向披靡,大军直逼济南,并在济南城外十里之遥,扎下营寨,准备次日攻城。
时,镇守济南的是武卫大将军秦彝,秦彝之父秦旭,是北齐名将,受亲军护卫之职,正在晋阳护驾。秦彝夫人宁氏,有一妹远嫁幽州燕公罗艺为妻。宁夫人当时只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太平郎’,这就是后来隋唐第十六条好汉,山东济南的秦琼,秦叔宝,此时年方五岁。
因周兵攻破晋阳,秦旭战死,探马飞报济南,秦彝听说父亲战死,失声痛哭,决心替父报仇,正准备点兵迎战杨林,齐主派来助战的守城江铃高阿古,却惧怕杨林威势,临阵怯战,制止秦彝道:“将军先不要匆匆出站,依我之见,晋阳既然已经失陷,济南此时孤城难守,为今之计,不如早早开城投降。”
秦彝听了之后很不高兴,但高阿古却是齐主派来的,随强压怒火,说道:“主公恐我势单力薄,兵力不足,才派将军来助战守城。将军肩负重任,为何偷生无志,临阵怯战,出此下策?”
“将军,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莫非看不到如今形势,周军兵多将广,济南孤城难守,开城降周,非但不是下策,反而算得上一条上好良策,不但你我性命可以保全,还能保住爵禄,何乐不为?”
秦彝不等高阿古说完,早已怒火中烧,朝高阿古道:“呸!自古以来,文死谏,武死战,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还知道忠义二字!岂能像你这般猪狗不如的反臣叛将!”说着,抽出胯下佩剑朝高阿古刺去,那高阿古早有准备,闪身躲过,仓仓皇皇的逃出大厅,秦彝知道军情紧急,也不去追赶,一面传令紧守城门,一面急忙奔回私衙。
赶回私衙叮嘱宁夫人道:“我父在晋阳被难尽节,如今周军以兵临城下,孤城难守。想我秦家世受皇恩,岂可做那偷生之徒,我决意与周军决一死战,与城池共存亡,与将士共生死,倘若战败,我当以死报国,见先人于地下。想我秦氏,只有太平郎一脉骨血,全仰仗夫人你来保全,今托孤于你,望你切勿轻生,我便死也瞑目了。”说着又将两柄金装锏交与夫人,说道:“这两柄金装锏,原是家传宝器,留下与你作为日后存念,待太平郎长大成人之后,可教他习武练锏,于己也可防身自卫,于国可以驰聘疆场。”
不等秦彝说完,宁夫人早已泣不成声,从发髻上拔下一枚金钗,又从桌子上拿过一把剪刀,只听‘咔嚓’一声,一摞头发交于秦彝说道:“夫君!请不要再说了!倘若神灵庇佑,生聚于他日,当以金钗青丝为信,倘若夫君被难殉国,此物也可作为生离死别之念!”说完放声大哭起来,那太平郎虽然年方五岁,却也像懂事一般,拉着秦彝的战袍哭喊起来。
正在三人悲泣之时,忽然听得外面鼓声震天,人声沸鼎。原来是那高阿古已将城门大开,献出城池,投降周军,秦彝急忙走出私衙,披挂上马,左冲右突迎战周军。
周军涌进城门之后,声威大震,秦彝一阵惨烈的拼杀之后,部下伤亡惨重,十不存一,那秦彝虽然身怀超群武艺,怎奈寡不敌众,此时早已杀得遍体鳞伤,血染战袍,正在左右冲杀之际,突然遭逢杨林,战不数合,便被杨林卖个破绽,一棒打于马下。
此时,城中大乱,宁夫人急忙收拾细软,同老家人秦安带着太平郎走出私衙,此时巷子上到处都是周军,好不容易熬到黄昏时分,走到一家大门前,忽听门内有小孩哭泣声,连忙抠门,敲了很长时间,从内走出一个妇人,怀里抱着一个三岁的小孩,那妇人连忙将宁夫人母子接了进来,关了门,宁夫人把被难事情哭诉了一遍,那妇人不由说道:“秦夫人,失敬了!我家丈夫程有德,早前与秦将军有旧,可惜不幸早丧,此地只有妾身莫氏,有子一郎,再无他人,夫人且在寒舍权且住下,避一避霍乱,在做计较,如何?”宁夫人自然高兴,立刻千恩万谢慷慨收留之情。
多日之后,杨忠安民退兵,宁夫人将所带金银首饰变卖之后,就在离城不远的斑鸠镇上买了一所房子,与那莫氏一同居住。十年之后,那太平郎已然是十五岁,生得燕项虎头,膀阔腰宽,力大过人,宁负人将他送入书馆读书,先生为他取名秦琼,字叔宝。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