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带生处理(二) (4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 带生处理(二) (4 / 4)
        虽然海禾一眼认出,但仔细看,变化还是非常大。算来,她在西藏呆了四年多了,皮肤略带着酱红色,早已不见原先白皙的脸颊,取而代之是的隐约可见的高原红。原本正好及肩的头发,现在已经很长了,麻利地扎在脑后。

        在记者的镜头上,池彬平静地讲着自己的支教历程。“我一直渴望找到一个民风淳朴的小村寨,有一所站在操场抬头就能看到雪山的小学,有一群眼里闪着光的藏族孩子。也许是当时生活的挫折,使得自己进藏支教的愿意强烈得无法解释。”

        池彬讲得很平静,海禾脑海里浮现出她在离婚后一次次哭泣的场景,那段时间自己只要有空就会陪她,但真没想到她会主动去西藏支教,像在人间蒸发了一般。

        “我达到支教点时,发现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村子里连网络信号都没有,没法跟外界很好的联系。高原上米饭很难蒸熟,每次吃饭菜很少,米饭经常是夹生的,总感觉吃不饱。睡觉好一些,村里发给我们支教老师一床新的被褥,专门腾出一间教室当宿舍。此外,由于天气比较干燥,昼夜温差大,刚入藏那段时间,我基本上都在感冒,好几周都好不了。”镜头里,池彬的眼睛是如此明亮。

        “遇到节日时,总会有孩子们送给我哈达,以及写满祝福的纸条。我觉得我们支教队员身上承载了很多东西,肩负很多承诺,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都必须坚持下去。我已在西藏呆了四年,我还准备继续呆下去,这里的孩子需要我,我尽自己的能量发光发热,来照亮孩子未来成长的路。”如果自己能发光,又何惧黑夜呢!

        接下来都是藏族孩子的一些采访,看得出池彬和孩子家长关系十分好,孩子叫起“池老师”,声音里都透着温暖。采访的最后,屏幕上出现一首小诗: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开在雪山之上,雪莲做到了;

        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大漠戈壁之上,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飞跃万里去援藏,他们做到了。

        致敬,为这最可爱的人!

        看着屏幕上的那几行字,海禾久久移不开眼睛,她叹了一口气,心中默念道:“不是每位教师,都能让自己的价值升华,池彬做到了”。

        那自己呢,还是婚姻生活中苦苦挣扎,与她相比,自己的生命意义是多少渺小,人生是多么单调。

        海禾将这首诗及时拍下来,编成短信,再加上“为你骄傲”四个字,短信发给池彬。她不知道池彬那头手机信号现在好不好,什么时候能收到这条短信?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她还记得自己就好,记得两人一起走过的青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