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家 (1 / 2)
李振华仰倒在座位上,睡得迷迷糊糊,隐隐约约听到了火车报站的声音,刚一听有点不太确定,等到他听清楚之后,犹如被泼了一盆凉水,瞬间清醒。他坐过站了,然后立刻来了一句国骂。
李振华狠狠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再次恨恨的小声骂了自己一句傻叉,超级大傻叉,然后赶快从行李架上去取下那个空空的箱子,一点也不不迟疑的赶快下车,因为停站时间短,再迟疑的话恐怕就下不了车了,只能随着车继续走了。李振华拖着箱子出站,然后购票,进站,候车,他得往回坐,希望父母不要等的太急。
“叮咚”,手机铃声响起,李振华刚刚坐到候车室。拿起一看那来电,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是他老爸的电话,他在想如何和老爸说他目前的处境,像坐过站的这种问题,在他老爸看来,是属于低级错误,他老爸从李振华从小到大曾经无数次的告诫他不要犯低级错误,当然这也是他父亲的双重标准,是否属于低级错误,最终解释权在他父亲那里,他父亲也曾犯过很多在李振华看来比较低级的错误,有的错误甚至比李振华的低级错误还要低级,但他父亲却说那是人生必须要走的弯路,当他自己犯了错误时,他总是给李振华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你爸我只是一个凡人,怎么可能不犯错。”但是当李振华犯错误时,他父亲总会劈头盖脸的狠批一顿,还美其名曰是让他长点记性,有时还没来两句“你是读书人,读书人怎么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说话程度再重一点,还会吼着:“你的书是念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这个事儿做成这样你有没有长脑子?”等等。看着还在振动的手机,李振华身上鸡皮疙瘩越起越多,曾经的阴影让他从小到大最怕他的老爸,老爸对于他而言就是一个噩梦,想起他,他想到的不是父爱,而是恐惧,当然仔细回忆的话,他的老爸还是对他有过和颜悦色的,有过温柔呵护的,但这些都被父亲的辱骂掩盖了。李振华有时也想忘掉他老爸对他造成的不好的回忆,想只留下那些为数不多的幸福记忆,但当他越是越这样想的时候,那些痛苦的回忆就像树根扎的越深,而那些幸福却像浮萍一样,随波而去。李振华有时想,这也许和人的身体的记忆有关,对痛苦的记忆总是比对幸福的记忆要长久。从身边分手的男男女女来说也是一样的,分手的痛苦可以掩盖一切在一起时的快乐和美好,一次分开,以后回想起来的更多的是怨恨和愤怒,而那些曾经的合欢之事也变成了积压了厚厚灰尘的老旧木箱里的边缘化的记忆了。如果谈起曾经的美好,他或她很有可能会说:“谈那些干啥,都是老黄历了。”如果谈到那些痛苦,他或她可能还会流下几滴泪水,并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甚至夸大对方给他造成的痛苦,对方对自己感情的辜负,以及自己在这段感情里的巨大投入。
手机已经是第二遍的振动,李振华还没拿定主意是否接听,不知道怎么给父亲说。随着他慢慢长大,他有一种感觉,就是随着他考上大学,老爸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他每次和他老爸说起来什么事情的时候,他老爸的眼神逐渐有些扑朔迷离,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定,有点英雄迟暮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李振华感到自己在慢慢的长大,但也让他对老爸的逐渐老去感到一丝失落,再也回不去以前那个趴在老爸背上感受那种宽阔后背带来的安全感觉了。不过话说回来,英雄迟暮但老虎余威仍在,从小老爸给自己造成的恐惧早已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消除的,尽管老爸的迟暮让他多少松了口气,但每次李振华和老爸说话还是规规矩矩,一点也不敢造次。李振华拿起了手机,看着手机里显示的父亲的电话号码,尽管脑海里不知道怎么回答,但电话也不能不接,在脑海一片空白的情况下,摁下接听键,电话那头,老爸的高音响起来了,这个高音又让他仿佛置身于无数个和他老爸通话的瞬间,“你走到哪了?”一贯如此,不喊名字,不喊“儿子”这一称谓,一直以来都是开门见山,直接发问。李振华即刻说了这样一句话,“爸,我还在车上,车还没到,估计还有半个多小时。”李振华把这个回程的时间给计算在内了。他老爸不喊李振华“儿子”这一称谓,但李振华开口必须得喊爸,这是之前有一两次没有以“爸”开头,老爸采取了一点手段让他长的记性,那点手段让他的屁股疼了好几天。
电话那头,老爸的高音又响起来了:“你之前说的是这个点啊,我和你妈现在就在车站等着你呢,你改时间了,怎么也不说一声,这种低级的错误怎么能犯呢?。”又是这样一句话,李振华没有去接他的话茬,而是随口就说:“爸,我不是不让你和我妈来接我吗?怎么还来啊,大热的天,我改时间是因为我学校临时有事,往后改签了一趟车。”老爸听到李振华不承认错误,不正面回应自己的问题,顿时有种被藐视的感觉,有种父亲尊严被脚踏的错觉,一阵无名火起:“你这个家伙,刚刚问你,为什么改时间了不提前说,都大学毕业了,做事情还是这么不牢靠,之后你进到社会咋弄?你在学校里学的是啥?你念的书都念到狗肚子里面去了吗?”老爸还想再对他这个儿子进行一场深入骨髓的批判,向来疼爱儿子、给儿子以最大限度宽容的母亲从电话那头传了过来,“孩他爸,你少说两句,整天逮着孩子就是一顿骂、一顿说,你这脾气,再聪明再好的孩子也被你说糊涂了。”老话说的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老爸虽然在孩子面前非常严肃,让人恐惧,但在他老婆面前,确实十分听话。老爸听老妈数落他,便不再批判李振华,转而说了一句“我和你妈先回家了,不等你了,你一会自己搭车回去吧。”说完想了想刚刚的气没有撒完,所以又搭了一句“看我回去后怎么收拾你。”电话那头传来老妈阻止的声音,“不走,我不走,儿子还有半小时就到了,咱们等一会儿。”见老爸要挂断电话,老妈连忙说,“让我给儿子说两句。”一会儿,电话里清晰传来老妈的声音:“儿子,你路上注意安全,中午吃饭了没有?在车上吃的还是在哪里吃的?”电话里又传来三轮摩托传来的突突的声音,老妈连忙喝止老爸:“孩他爸,不走,咱们等着儿子。”老爸这次不管不顾,嚷到,“等他干啥,那么大的人了,独自回个家有啥不放心的?”老妈再和他说,但老爸不再听了,老妈给李振华说:“儿子你老爸的倔驴脾气又犯了,我们先回去了啊,你路上注意安全,回去我劝劝你爸,等你到了,打电话,我让他来接你。”说话就挂断了电话。李振华想着老爸说的那句“看你回来我怎么收拾你”,他并没有因为老爸的威胁而感到害怕,因为他长这么大,完全了解老爸所谓的收拾无非就是一顿暴打或者继续刚刚没有进行完毕的数落而已,长这么大,他早已经完全免疫,身上的皮尤其是屁股上的皮早已起了茧子,批评的话也要已练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本事了。李振华坐在候车室,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看着他们的大包小包,那很可能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他不知道会不会在一段时间后,他自己会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外出打工,李振华不想这样,倒不是看不上他们,而是自己干不了那种流水线上或者太阳暴晒下辛苦的活,看着这些为城市奉献青春的劳动者,李振华如果非得找一个和他们有可能存在的区别,那就是他是正规大学毕业的,但再想想,这点优势在现在这个大学生泛滥的时代,也不是什么优势了,再者说,他的工作能力可能远远不如早已在各个岗位上身经百战的人。李振华的思绪又回到他自己的事情上,他这次回家,他不担心老爸可能真的会收拾他,他担心的是当父母知道自己没有找到工作时会有什么反应,老妈按以前的习惯会有所失望,但老爸估计会一顿更为严重的数落甚至会把拳脚在他身上招呼,但事已至此,李振华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他能忍受老爸的硬暴力,但无法抵挡老妈充满怜爱充满柔情的泪水。
到时间了,李振华拎起那个空空如也的箱子,排队检票上车。他找到自己的座位把箱子放到行李架上,然后一屁股做到座位上,这是一个靠窗的座位。他靠在座位上,眼睛没有目的的瞅着窗外,窗外是一片农田,偶尔见几个农民在田里弯腰耕作。看到他们,李振华想到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是一辈子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比较远的也就是到了县城转了转,也是仅有的几次,上大学时想着一家人去送他,后来也因为花费较多而放弃了,他们对外边世界的了解和印象都是来自家里的电视,还有村子里传了不知道多少手的报纸,尽管有手机,它们的作用也仅限于接听和拨打电话,就连收发信息都是李振华苦苦交了很多次但因为实在学不会而放弃了。李振华作为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80后,他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父母对自己的辛苦付出,如果先不考虑自己在学校虚度年华这一让他目前追悔莫及的现状的话,他每次想起自己和他小时候玩伴的现况,他都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优越感,这种感觉来源于他内心深处不自觉的比较,那些玩伴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家庭的贫困或者父母“上学之后还是得挣钱,上学无用或者上学有可能还是找不到工作”的错误观念导致早早的辍学养家去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李振华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他也曾经很多次给父母说过不想再上学了,但是父亲的严厉呵斥和母亲的苦口婆心,让他在上学路上坚持了下来,尽管一路上走的磕磕绊绊,但最终还是以比较好的成绩考上了大学,这让他的小玩伴非常的羡慕,多数后悔没有坚持上学,多数在脑海里设置了很多假如,假如自己好好学习,假如他们的爸妈愿意让他们把学上完,但人生哪有什么假如!李振华在脑海里想起大学,那个幽灵般的影子又出现在脑海里,唉,李振华心里一阵苦恼,悔不当初,他摇摇头,心中早已经对自己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满意,这种心思在上大学期间偶尔会有,那是在通宵游戏后感受到虚无后产生的,但很快就被袭来的睡意给赶走了,现在这毕业了,再也不能去通宵了,这种感觉就越来越明显,毕竟在现在这个时候,这个问题已经回避不过去了,它就像一座山一样横在他的面前,而且这座山前面或者旁边没有迂回的路,他只能面对,要么就呆在这座山前面,要么就翻过去,有时候这座山又像是压在他的身上,让他没有喘息的空隙,但李振华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要咬紧牙关挺着。
火车上空调开的很低,车厢里的空气在空调的作用下凉凉的,吸到肺里凉凉的让人感觉很舒服,但此时李振华没有感觉到舒服,而是感觉到一丝丝稍有不舒服的凉意。他仰头靠在椅背上,紧闭着双眼,咬着后槽牙,脑海里一直回荡着一个鬼魅般的另一个自己,在那里飘来飘去,口中不断的数落着自己的各种不是,这种数落让他像鼓鼓的但有个针眼大小的洞的气球,正在慢慢的失去神气,失去精气神,李振华极力想摆脱这种让人烦恼的思绪,想把那个可恶的数落自己的那个影子甩出来,但越是想摆脱这种数落,它偏偏就越是来的密集,越是快到站了,这种不好的感觉就越是强烈。他内心深处感到了些许的无助,但他没有办法去求助,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种无助的根源是他自己,是他自己把自己原本的一把比较好的牌打的稀烂。
事到如今,李振华只能隐隐的告慰自己,告诉自己这也许就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就是成长挥之不去的烦恼。曾经读到的那句话在此时闪现在脑海中,人生是需要走过很多弯路的,这些弯路有大有小,有短有长,每个人只有在这一个个弯路中反思自己,才能更清晰的认识自己,有的弯路是人生必须要走的,年轻的时候不走到老的时候也要走,就像欲望的失控、经济的困顿、时光的虚度等等。但是,此时此刻的李振华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涯,他感觉到他的这个弯路走的也太弯了,太大了,太久了,长达四年,人生又有几个四年!他在安慰自己,又是在埋怨自己,人需要反思,但此时他不喜欢这种感觉因为这时的他,早已经像一个跑完气的气球一样,浑身干瘪,毫无生气。
“先生,先生,请把您的火车票出示一下。”列车员在检票,李振华脑海中的那个数落自己的鬼魅因为这一打断便暂时消失了。李振华喜欢这个列车员的打断,他赶快翻翻自己的口袋,把票递给列车员,但在递给她之前,他和列车员请教些问题,如什么时间到站,餐厅在哪里,卫生间在哪里,停车多少时间等等问题。
李振华厚着脸皮连续问了五个经停站的到站时间,列车员疑惑的看着他,每次回答完李振华的问题后都会问一句,先生,您到哪一站,请把你的票出示一下。李振华想不到更多的问题,他想着这个经停站的问题全部问下来的话估计会占用不少时间,但列车员因为要赶快对新上车的其他乘客检票,所以在李振华要问第六个经停站的到站时间时,她不再先回答李振华的问题,而是先问他的目的地,一定要让他把票出示完以后才告诉他到站时间,大有你不回答你出示票我就不回答你的问题的样子。僵持了十几秒,邻座的乘客也被李振华的问题弄的诧异了,时不时地瞥着他,但耳朵一直竖的直直的要听着面前这个奇葩的问题。
李振华知道列车员有点不耐烦了,也明白这个问题不能继续了,便怯怯的说了目的地,并出示火车票,列车员看了看李振华的火车票,票上显示的目的地是他问的五个到站时间当中的第一个,列车员的胸口在起伏,她感觉被人戏弄了,到出于职业修养,她不便发作,只是嘴角露出一个微笑,把票递给了李振华,李振华怯怯的接过票,不再请教其他问题,一来是不好意思,因为他从列车员的微笑里感受到了一丝丝的不屑,眼神里有那么一点点的鄙视,二来列车员没有给李振华再请教的机会,他没等李振华再问新的问题就赶快往前走了。邻座听着李振华和列车员的问与答,忽然没有忍住噗嗤笑了一声,顿时又感觉有点失态赶快收敛住了。李振华无奈的笑了笑、摇了摇头,重新靠在椅背上,脑海里反复重播着列车员的鄙夷和邻座的嘲笑,他感觉自己被当作了一个浮夸的男人,一个不正经的人,到哪里都要调戏漂亮的女人,但这些他并不在意,因为这些不好的事情,早已将他脑海中对自己的指责驱赶了,他感觉这总比回荡着对自己的指责好的太多了。
李振华靠在椅背上,难得的小睡了一会儿。过了十五分钟左右,车上广播报道到站了,这一次他没有再次坐过站。李振华站起身,拎着那个空空的箱子,走出站,在这一站下车的人比较少。李振华走出火车站大厅,看着眼前老家的这个火车站,感觉真是一点没变,多年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那个样子,只是树比刚种下的时候粗了一点,杂草虽然修剪,但因为修剪不及时也长的很高了,火车站广场上摆着小孩做的电动小汽车,有坦克样式的,有动物造型的,有飞机样式的,还有小孩喜欢玩的沙堆,还有套圈和枪打气球的摆设,有不少小朋友在广场上玩,陪伴的大人们有的紧紧的跟在小朋友旁边,有的则坐在自带的板凳上,远远的注视着,这广场上的人流量明显比原来是多了些。
李振华走在这个广场上,周围孩子欢乐的笑声充斥着耳朵,从他下火车的那一刻,从他踩到家乡土地的那一刻,他就感觉自己的脚底像是生了根,感觉已经的胸中像是充盈着一股气,这个根、这股气让他心里有了底气,这也许就是故乡的感觉,就是家的感觉,而这个故乡也是他的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是一提起来就让他感到亲切的地方。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李振华就是喜欢自己这个狗窝,尽管这个窝在有的人看来,是破破烂烂的,不值一提的。在上大学的四年,让他对大学所在的城市感到了亲切,在心里,那是他的第二故乡,但也仅仅是第二故乡,第一的位置,永远属于他出生的这个地方,成长的这个地方。
李振华拖着他的那个空空的箱子,轮子在广场上发出啦啦的清亮声音,周围很少能碰上熟悉人,他对这个清亮的声音也不再在意了。他走到广场的边上,这里集中了很多辆拉客的电动三轮车,这种车多是家里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交通工具,只有在孩子上学期间或者放学以后用不着的时候才到人多的地方做点拉客的生意,这种电动车实在谈不上安全,但因为停靠方便,价格便宜,方便驾驶等优点,所以很多人买,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个别的车上还能看到没人照顾跟着一起出来拉客的小朋友。这些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抢了出租车的生意,为此,出租车协会、出租车司机多次向上反映,反映收不到效果的,又使出全员罢工的方法来,但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电动三轮车的蓬勃发展趋势,反倒是有的出租车司机受不了罢工带来的损失,只好选择与之共存,后来出于安全的考虑,严查此类电动车非法载客,才刹住了这类电动车迅速蔓延的趋势,加上此类电动车事故的频繁报道,人们对安全的认识逐步提升,在等不到出租车等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会去坐这一类的电动三轮车,这种状况下,改行开电动三轮车的出租车司机暂时把电动三轮车锁在了家里,重新又开起了出租车。李振华在路边等了有十分钟,远远的看不见一辆出租车,便没得选的走到一个驾驶员年龄不那么大的老年人面前,说了目的地,谈好了价钱,便坐上了。这个老年人看李振华拖着一个箱子,从外表上看出来这是个大学生,所以要价的时候便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开始走的时候,老年人问道:“小伙子,你是大学生吧?”他想印证一下自己的观察和猜测。
“是。大爷。”李振华回到自己的家乡,一路上的不快一扫而光,心情很好,也很愿意和眼前的这个老年人简单的聊一聊。
“我的孙女也是大学生。”大爷说起来很得意。就像四年前他的父母提到他时是一个样。
“真好,大爷,那你怎么还出来跑三轮车,在家享享福多好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