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中医馆开张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中医馆开张 (3 / 4)
        入眼帘的是两个高达两米的青花瓷瓶,现代风格的不风格的。

        然后是有着纯木雕花的门诊室,不用玻璃,但是也不能就这么敞开着,还得顾忌到患者的****权是不,那就用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贴着。

        坐诊的几个老中医,是一水儿的中式唐装,写个病历和诊断处方,都用毛笔!钢笔,那个没有什么中国味儿。

        想用墨汁,必要的时候可以,但是在一般情况下,都必须磨墨,不能偷懒,文房四宝必须是从国内运来的。

        病历要写的工整,那个以后要用来查资料的,不能马虎了。而且一点墨迹和涂改的痕迹都不能有。

        处方单要写两份,一份工整,一份要写的龙飞凤舞,让那些老外看不清最好,只要那些抓药的伙计认识就可以了。

        工整的那一份,要留在中医馆里,这个也是不可或缺的资料,以后用来查的话,就不用那么费劲了。

        至于龙飞凤舞的那一份,就交给病人,他们想留就留着,也算是一份中国的文化。他们也不吃亏。

        还有一个千万不能缺少的中药,全部由国内空运过来,要地道的。不能又一点点的水分和瑕疵。

        所有中药的分类,都按照国内医馆的样子布置,一味一味的都摆放清楚,不过不能用英文来书写名称,全部用汉字。

        中药的分装,不采用原始的人为手抓式分药,要用小子一点一点的分,每一副中药都要十分的精确。

        当然那些不会煎制中药的美国人也不用担心,每一副中药都可以委托中医馆来熬制,这个要单独算钱的。

        除了中药以外,还有大家都见过的成药,这些也都是由中医馆制作的。全部采用中式包装。上面除了药物监委会的盖章,就没有一个英文了。

        不是北宋风格的青花小瓷瓶,就是唐朝三彩风格。一个词儿,就是全部是中国风格,你子这里就找不到一点点国外的样子。

        至于那几个请来的按摩推拿师傅,全部安排在后堂,由胡澈二叔这个镇馆之宝,亲自坐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