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赴美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赴美规划
        看完了这三部电影,开心一笑过后,我又得面对现实。一想到美国之行,花费甚多,还是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美国的疫情会不会像国内一样爆发,会不会影响求职就业机会。在现有的就业形势下,如何才能快速找到满意的工作。每次想事情做思考,我都会习惯性地拿出笔和纸写写画画。今天在万里高空上,我也不例外,在记事本上用水笔做一个粗略的提纲,列出下面几点思考。

        第一、面试的节奏和策略。

        我打算以大西雅图地区为起点,包括位于Redmond,Bellevue和Kirknd,还有西雅图城区几个地方的科技公司,集中火力投这些地方的工作机会。采取就近原则,先易后难,先面试二线公司,再面试一线大厂。西雅图主要是尝试微软,亚马逊和Expedia,还有Salesforce,还有Oracle这几家大公司,图的是这几家公司可以给我这样的工程师办理H1B工作签证。硅谷的公司,我打算试试硅谷的eBay,Paypal,Visa,WarlmartLabs,Paloaltoworks,VMware,谷歌,脸书,还有Linkedin几家大公司。至于硅谷众多的明星创业公司Airbnb,Uber,Lyft还有Doordash也打算试试。反正自己目前没工作,多尝试一下也没坏处。至于美国东海岸纽约和波士顿的公司,距离实在太远,也没几个熟悉的同学和朋友,就不浪费时间尝试了。像得克萨斯奥斯汀的工作机会,也不在我考虑的范围以内。

        第二、住宿和出行的考虑。

        在住宿方面,最初的三周就和靖宇一起住宾馆了。等靖宇回国以后,我就搬到小姨夫家里去。虽然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打算为了找工作,就先将就一下吧。好在小姨和小姨夫都是工程师出身,应该比较好沟通了。我打算在一个半月之内,面试完西雅图的这几家公司。如果西雅图这些公司都跪了,我就打算转战硅谷,飞到圣何塞去投奔刘勇波。反正他答应我过去借住,叨扰他两个月应该没太大问题。出行方面,在南湾和东湾主要依靠Uber和Lyft了。如果去旧金山城区,我就坐Bart或者Caltrain轨道交通。至于去租车公司租一部车,对我来说,一个月500多美元还是有点昂贵了。

        第三、资金方面的考虑

        我现在银行账户存款总共只有九万**,还有Robinhood上一万五千美元的股票。希望这九万块钱和股票能够支撑我到5-6个月。这次没有买回程的机票。打算尽量在180天-B1/B2签证的最长逗留期限内找到工作。万一最终颗粒无收,我口袋里面的钞票全部花完,我就让刘勇波帮我买张机票打道回府。在上海重新开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第四、尝试在外包任务网站接活挣钱,或者通过给美国华人开办的小公司做兼职,做一些lication赚点生活费。我在网上看到国内的程序员通过Paypal或者支付宝来接收甲方支付的酬劳。我不仅能够写ReagurJS的Web应用,还有iOSapp开发的能力,在必要的情况下,做iOS应用挣点散碎银子养活自己。

        第五、万一美国三月和四月没防守住,像国内一样疫情爆发了,我就早点撤离回国。钟南山院士说的是国内4月中下旬疫情会出现拐点。最坏的打算是,在上海找不到养活自己的工作,交不起房租,也供不起车贷,我把房子和车子转给汪莉,自己彻底离开上海,退回武汉蛰伏一段时间。尝试武汉本地的互联网公司例如烽火科技,精伦电子,华为武汉研究所,斗鱼直播,海豚浏览器等等。如果这些公司也拒绝我了,我就去报考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入学考试,回炉重新修炼一番。

        写完这几条提纲。心里也一阵感慨,出门在外,没钱真是寸步难行啊。坐吃山空的感觉也很不好。像我这样出身于普通老百姓家庭,从小受爸妈多年勤俭持家的熏陶,养成的是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还不习惯找人借钱度日。

        当然,我也可以伸手向靖宇、汪莉或者晓芹借钱熬过这段艰难时光。他们碍于情面,也会借给我,但这毕竟是很丢份的事儿。疫情关头,大家都不容易。我不希望走到这一步。至于找爸妈伸手,则压根不在我考虑范围内。

        唯一可以求援的长辈是二舅。我从小跟他比较亲近。2016年2月底我去美国出差前,二舅曾经说借首付款40万给我,让我在上海买一套小房子安定下来,我当时算了一下,如果买像我当时住的一室一厅38平老房子,总共需要245万,首付两成要49万,公积金加上商业组合贷款30年,采取等额本息月供的话,每个月要背负九千多的房贷,着实让我觉得有些吃力。我当时还没想好向可欣求婚,也没买房子的迫切需求,因而谢绝了二舅的好意。等我九月初从美国回来以后,猛然发现房价已经扶摇直上了,涨幅超过了40%,我也因此错过了2016年年初的最佳买房时机。

        对于没能挤上买房末班车,我和可欣也有些惋惜,后来索性就都不看房市了。我们俩一直租房子住。好在我的房东也不怎么涨房租,所以我们也能得过且过,在小确幸中自我麻痹和沉醉。

        前年在P2P金融理财上亏了4万多,把我心疼得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唯一在投资理财上做得比较好的,就是跟着炒股的韦总买了一些美国股票,至今涨幅还不错。真得感谢韦总的提携和指点。

        按照可欣的说法,我们俩就是没有发财的命,只能小富即安。想到这儿,我发觉自己好几天没和可欣联系了,不知道她在洛杉矶过得好不好。

        又想到身在武汉的晓芹了。她和我一样神经大条,不善于做理财投资。她自己赚的薪水,除了自己日常生活开销以外,她每月把30-40%的薪水转给了她妈妈去做理财,还美其名曰,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儿。这种偷懒的理财方式还真对不起她学的经济学专业。她和我都宁可花时间去参加樊纲读书会的活动,也不去听理财培训班的课程。这一点上,我们还真像!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