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奇事有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7章 奇事有因
        王太戊时期,发生了一件树木灵异事件。

        王太戊执政的时候,任命伊陟当宰相。

        伊陟是伊尹的儿子。不知道王太戊感恩伊尹的恩德,还是伊陟很有才。反正两家是世家,互相都熟悉,知根知底,互相信任,索性再联手干一把。

        这一天,君臣二人正准备一早去热火朝天的谋划朝政赶到地方,朝廷上忽然长出来一颗树。地里长出一棵树,不奇怪。毕竟,那时候的朝堂也很简陋,不是金銮殿,青砖、石头铺地,从缝隙里长出一棵树来,也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毕竟是朝堂重地,有人天天除草,打扫卫生,不会让杂草之类的长出来,那时候的人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更加奇怪的是居然桑树和楮树结合在一起长出来的。两种树抱在一起少见,但也经常有,大自然的巧合很多,小鸟等把种子搬运到一起,共同生长出来了,毕竟生命力很强大。还有更更奇怪的事情,小树长就长吧,关键是一晚上就长了两手围握那么粗。

        殷商时代的传奇很多,是不是当时的人是外来物种,有神奇的功能,就像《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一样厉害,吹口气,树就长出来了。不过不现实,那就只剩下一种结果,有人作乱。

        一种可能是王太戊搞的鬼。王太戊因为伊尹的原因,不得不重用伊陟,但是伊陟是否忠心,是否有才干,处理问题的站位和果断等情况不一定了解。甚至想如果伊陟无法胜任工作,干脆就以这种理由撤换掉,省的伊陟携伊尹的余威制约自己。为了试探伊陟,王太戊出了一道必答题。事实证明,伊陟考得很好,两人于是合作愉快。

        另一种可能就是伊陟搞的鬼。伊陟是在父亲伊尹光环下成长起来的,也知道王太戊不一定认同,大臣们也不一定认同,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和形象,故弄玄虚。通过这种形式,向大家宣告自己行。

        还有一种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搞的鬼。团结工作永远在路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团结所有的人。伊尹在世的时候,没有人敢作乱。伊尹去世,有些人就蠢蠢欲动,想取而代之,又不敢明着来,干脆先试探一下,观察一下王太戊和伊陟的反应。没想到这两个人处置得当,致使别有用心的人不敢造次。

        不管是谁搞的鬼,处置的结果挺不错。

        遇到这种情况,王太戊很害怕,起码表面上很害怕,就去问伊陟。看看伊陟说了啥,怪异的事物敌不过好的德行,应该是治理国家有缺点,应该加强德行修养。王太戊听话,怪树就枯死消失了。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这棵树的使命就是给某个人或某些人提个醒。

        从伊陟的反应看,最可能的是伊陟搞的鬼。伊陟不愧是伊尹的儿子,谋略过人,略施小计就赢得了王太戊的赞许,也赢得了自己进谏施政纲领的目的。王太戊也不见得不明白,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顺水推舟,既展示了自己的谦虚和信任,又赢得了伊陟的支持。

        聪明人啊,总是在旁边发力。重要的是,成熟的人物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不为一己之私,只为天下之公。

        大家的目的都达到了。

        伊陟很高兴。有一次,和大臣巫咸聊天,趁机讲述了这件神奇的事情,并大加赞美王太戊的美德。巫咸干活干得挺顺心,效果也挺好,正想着给你王太戊表现表现。顺便就做了《咸艾》和《太戊》两个宣传稿,向全天下赞美王太戊的德行。

        王太戊也很高兴。有一次和伊陟到宗庙里祭拜,当着列祖列宗的面称赞伊陟,甚至连拿伊陟不当臣子对待,而是当朋友、师友对待。让伊陟万分感动,连连谦让,为此为了表明态度,还专门也写了一篇文章,叫《原命》,向天下表明自己的态度。

        伊陟很有才。不是自己出面赞美王太戊,而是假借其他人的口。这样的做法一石四鸟:一是不会让王太戊忌惮。自己亲自出面,有时候适得其反,会让王太戊认为自己有什么别的想法,是不是借机谄媚,以便让王太戊放松警惕,自己好搞些小动作。二是顺便也赞美了自己。自己也是怪异事件的主角之一,赞美王太戊,势必也少不了自己。自己光辉伟大的形象深入人心,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三是给别人一个顺水人情。这是一件十分容易办到,也十分容易卖好的事情。让其他人干这件事,就是平白无故给别人一个功劳。王太戊和自己都是感谢对方的。只要不是傻子,别人都能领会。大臣有几个是傻子?这个人就成了自己的人。四是让天下信服。人们比较迷信,通过怪异事件,先抑后扬引起兴趣,迅速传播至人人皆知,人们自然就会认为王太戊和自己都是能够处理大问题的人。人们信服了王太戊和自己,就巩固了初期地位,也就能够加强政令的畅通。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时刻关注朝廷动向的各位大佬。

        王太戊很聪明。有些事情可以做,不可以说。专门利用到宗庙祭拜的机会和伊陟摊牌重点表明了自己重视伊陟的态度。一是表示信任。能够一块到宗庙里祭奠,不是一般人可以的。那都是历代先王,没有一定身份或者特殊批准的不准进去。二是表示尊重。话里话外都是尊重,把伊家作为重要盟友,把伊尹作为长辈,把伊陟作为师友,老一辈少一辈,进一步拉近关系。三是表示警告。我没有拿你当外人,推心置腹,开诚布公,我会重用你,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辜负。隐藏着一句潜台词,话里话外就是不要搞小动作。伊陟也不傻,因此才急着写文章表明自己的忠心。

        一番稀里糊涂、明枪暗箭、勾心斗角的较量,统一了思想。上层意见达成了一致,底下就有了方向,也就不敢捣乱。人心一致,天下太平。殷商复兴,诸侯归心。王太戊也赢得了中宗的美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