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七章 打援 (2 / 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十七章 打援 (2 / 5)
        军使赵义及十余人的挎问结果印证了逃俘的说辞,连赵军高级将领赵由都挨饿了,白起知道赵由曾任雁门郡守,是赵国王族,而赵义亦是赵公族子弟,白起犹毅了,他将信将疑,参审的秦军将领则是深信不疑。

        赵括在本次信中提出在初八日提前放归两万战俘,尽快借粮,如无粮可借,请白起让开韩王山向北至长平关的道路,赵军以日供一餐,令赵至领三万人为前部,拟以初八日,缓缓启程东归,往丹朱岭下寨,并言赵军已因无粮、军易哗变,让白起在东归沿途设重兵约束。

        白起给赵括回信,秦军粮亦缺,同意让路,并言明赵义一群人乘秦军不备,已逃亡东归。

        白起决定让王龁部十余万秦军在途中的丹朱岭严守,又命司马靳在营北永禄河地区设伏,歼灭三万赵军东归前部,让司马靳负责安置近日被赵军放归的两千战俘,并令河东各营扎稳鹿角,深沟宽堃,以防赵军乘诈归掠营,但秦军校尉和士兵经过赵括花旗军宣扬后,只觉议和了等回家,多懈于防备。

        白起调拨停当,回到河西大营,与部将把酒言欢。

        白起张网以待。

        军使赵义并没有欺骗白起,但赵括欺骗了赵义,赵义一群人是在赵由帐内听遣,自然是同战俘一起挨饿的。

        初七日赵由部开始结束挨饿的日子,肉食美酒,之后美美睡上一日。

        赵军斥侯从粮山大营联络后折回,送来了冯亭的信。

        冯亭拒绝北突,仍在粮山扎营,他未说明缘由,他或许是认为步甲依山而守更适合,或许是要等待其实并不存在的秦赵议和,或许是可从粮山顺势回攻故关或逃往陵川。

        赵括并不意外,赵军三部没与冯亭部混编,是因为廉颇部与冯亭部在上党共拒秦军近三年也没混编,冯亭部过去是韩军,现在仍是韩军,韩军抗秦是真,降赵未必是真,上党在三年来悄悄流亡赵国的万余百姓,大半已经借途归韩,军心可见一斑。

        廉颇善守,不能广军。赵括决定把上党军进一步吞进赵军腹中。

        赵括召来冯治、冯山,令上党步甲、上党辅军自选,可随赵军各部北突,亦可由冯治带领向粮山营南突,有九万余人不愿北突,愿随冯治南突。

        赵括令赵同领三千亲兵营胡骑在冯治部前率先南突,为冯治部开路,多带油包、硝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