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作战会议 (1 / 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九章 作战会议 (1 / 6)
        村菊次郎的意外抓获让戎瑞异常欣喜,这个二等兵可个普通的战俘而已,通过他可以用事实向全世界揭腾日本人发起卢沟桥事变的事实真相,这在政治上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与此同时,这也为提高党组织在全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创造了一个有利的契机,绝不亚于在前线打了一个有力的胜战。

        但有一个问题让戎瑞非常头疼,那就是志村菊次郎的安排,到底是送到南京好呢,还是送往延安的好,戎瑞委实决定不下。

        两种安排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不利之处。送到南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是国民****所在地,世界各国的新闻记者云集,志村菊次郎的被俘可以产生极大的新闻效应,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向全世界传播。通过国民****所掌握的报纸、电台等新闻手段宣传,还可以极大地鼓舞全国民众同仇敌汰的士气。坏处在于,**的功劳只怕是要落空了。在这个问题上,老蒋和国民****的打压态度是绝不会含糊的,他们不可能允许**八路军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超越**哪怕一点点。更何况,戎瑞总不能说自己就是**吧。把志村菊次郎送往延安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对于党组织和八路军来说是绝对的好处,无论是在提高政治地位、民众影响,还是在鼓舞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士气上,都有很大的意义。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志村菊次郎的被俘必将引起国际社会对陕北**和根据地的浓厚兴趣,这一点非常重要。当然了,缺陷也是存在的。老蒋和******很可能会因此对**和八路军心存芥蒂,不过这也顾不得了,反正他们什么时候没有芥蒂了不是。再一个就是新闻传播手段和时效问题,延安毕竟不如南京来得方便。

        “不过嘛……嘿嘿!”戎瑞的眉头松了开来,忽然笑了。

        “您笑什么,先生?”张思瑶感到自己到现在还很难把握杨迈局长地性格规律。

        “虽说延安的新闻传播手段不如南京,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不正是一件好事嘛!”戎瑞想通了症结,乐呵呵地掏出香烟抽了起来。“瑶姐、龙王、大丰,你们看,志村菊次郎的被俘对于国内外新闻机构来说是不是一件重大的新闻呀?”

        “当然是了!”楚大丰想都不想就点头说道。

        “这就对了!”戎瑞拍了一下大腿。“那么我们把志村菊次郎送往延安,其间秘密封锁他被俘的消息,等到了延安之后再由中央对外发布,你们想象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什么情况?”楚大丰是个纯粹的军人,他的脑子里面除了军事之外,哪有那么多花花点子。

        “先生,您是说国内外的新闻记者们就会涌向延安采访?”张思瑶毕竟比楚大丰见的世面要多了一些,也知道那些新闻效应是怎么一回事。

        “瑶姐说得不错!”戎瑞点了点头。“这就叫新闻效应。到时候新闻记者们就会向苍蝇闻到了腥味一样扑向延安去地。呵呵!”

        “老板。您这不是说咱们延安臭嘛!”楚大丰忽然插了一句。

        “呃?!……我只不过是打个比方而已。你这家伙!”戎瑞捶了楚大丰地肩膀一下。大笑起来。“同志们看看有什么意见没有?”

        “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