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特勤总局 (3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七十二章 特勤总局 (3 / 3)
        除了松井石根大将和福康隆又本人之外,所有地人都不禁偷偷瞄了一眼福康隆又大佐这个清水机关的机关长一眼。按照编制序列,福康隆又和清水机关应当归上海海军陆战队管辖,松井石根大将的一句话就直接把清水机关提到了上海派遣军直辖的**。这里面的差距,在场的人都是日本军界地老油条了,心中自然都很明白。特别是上海海军陆战队司令官更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福康隆又,心想有了松井司令官地照应,这位年轻的大佐军官又要飞黄腾达了。

        8月22日至25日,历史上著名地洛川会议准时在陕北洛川召开。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组成了新地中央**,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主席在党内和军队的领导地位。以山地游击战为主的军事路线在会议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以部分留苏人员为主的高级干部们反对意见非常激烈。他们的意见非常明确,既然决定参与抗战那就必须到正面战场上去打击侵华日军的主力部队,否则还谈什么要确立以我党为主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呢,有些人甚至把山地游击战视同为回避作战和逃跑主义。负责警卫的军委特务团战士们再一次听见了党政军高级领导人们相互拍起了桌子,这在遵义会议之后还是第一次听到。

        反对的声音很大,支持的声音也非常大。以周**、朱总司令和一大批军政高级干部支持下,会议上你来我往争得不可开交。戎瑞对于这次重要的预计是对的,按照他的说法是,争论挺大,主席不怕。主席是什么人,他从来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伟人,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与天地斗其乐无穷呀,真理从来就是在争论中产生的。主席的争论策略主要不是在嘴上,而是在思想上的争论。

        有一次他调侃地与戎瑞说,靠嘴巴争胜利的人从来也干不了大事。会议的间隙、饭前饭后、门前屋下,召集三三两两的争论对手谈心,这就是主席的绝招。在戎瑞的印象当中还从没有人不在主席的谈心中败下阵来的,他自己就是其中的败将之一。到底是什么原因,戎瑞想了很久才想明白,那是因为在主席的身上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魅力,那是谁也无法抗拒的。越是熟悉他的人,他的这种魅力和威力就越大。

        对于军事路线问题,主席的意见非常明确,那就是不当败家子、不当炮灰和要做有勇有谋的抗日军这三条。与会的人哪个不是十年内战地腥风血雨中闯荡过来的,这三条谁都听得懂,也根本没办法反驳,即使有心反驳的那几位,他们发言也是苍白无力的。会议最终一致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地决定》和主席起草的宣传提纲《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确立了了《中国**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在具体的政策执行上,会议决定:一,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二,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三,在**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和**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四,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五,八路军地具体战略方针是**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关于是否参加沪会战的军事问题,最终因为**和国民******的反对而不了了之。不过,为了避免打击陕北方面地抗战积极性,**和国民******同意南方八省游击队在改编为新编第四军之前,可以按照就近的原则派遣小规模地游击队负责骚扰敌后。老蒋和军委会员会的这个决定,为第一特遣队今后的作战留出了口子。这一点只有主席、周**、朱总司令和少数高级干部心知肚明。

        与戎瑞所熟知的历史稍有不同的是,此次洛川会议之后立刻召开的新地**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在彭德怀副总指挥和**参谋长地提议下,**决定以原第一集训大队为基础组建新的特种战和游击战训练基地,对外称为第一编练大队。特种战和游击战训练基地地任务是为全军培养和输送特种战、游击战骨干力量,为今后各主力作战部队和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培养专门地军事骨干。以原第二集训大队为基础建立八路军后方编练大队,对外称为第二编练大队。第二编练大队以新兵训练为主,并在前者的基础上,抽调一部分人员实施陕北根据地的全民军事训练计划。军委保留了特勤局特战司令部的编制,但这个编制并不在八路军的编制序列之内,这也是为了保密的需要。根据115师师长**、120师师长贺龙和129师师长**的提议和要求,红箭特种作战大队除第一特遣队、第二特遣队之外,保留在清涧县特种战训练基地的教导队,其他的兵力分别编入三个主力师,组建三个师的师部直属特战队。以原红箭大队干部战士为骨干,加上三个师早就在偷偷摸摸训练的精锐,这样一来,三个师就各自拥有了一支特种作战连。军委的这个决定戎瑞是知道的,这原本就是他向主席、总司令、**参谋长和**建议的。限于权限,在陕北的特战司令部参谋长王湘正同志可不知道这件事

        也是在军委会议后才知道。王湘正一听军委的决定立马就找上了主席和总司令,他跟两位老人家可是老熟人了。甭管他怎么哭哭啼啼,最后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不过这家伙也没白哭一场,主席和总司令被他磨得没办法,只好答应了他上前线的要求。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特种作战科长,正营级,这是王湘正这家伙从主席和总司令那里磨蹭来的,可把这家伙乐得。不过这件事情他可不敢告诉杨迈局长,因为在他的心里总觉得好像有种背着老四偷偷上前线的感觉。王湘正这家伙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这件事情本来就在戎瑞的预料之中,他更不知道即使他不到主席那里磨蹭,这个特种作战科长的位置早就内定是他的了。

        王湘正虽然从原来的正团级降到了正营级,但这已经是非常难得了。全军上上下下,哪个干部不是在整编后降级使用的,原先的军团长降为师长,军长将为旅长、团长,师长和旅长降为团长、营长,团营长降为营长、连长。按照王湘正自己跟常云飞这位婆婆私下喝酒庆贺时的说法,能谋个正营级已经天大地喜事了,晚上睡觉都能偷着乐。相比之下,常云飞的级别倒没怎么降级,从原来的正团降到了副团,比王湘正还高半级。

        于中央军军委对特种作战的重视,特战司令部和红箭大队被直接划归**指挥。特战司令部也由此被提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上,因此保留了正团级别。不过王湘正这家伙调任八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彭总手下当了特种作战科长之后,**又新调来了一位参谋长。新任地特战司令部参谋长是戎瑞和王湘正的老熟人,在抗大学习时的窑洞四兄弟中的老二,原红十五军团一脸络腮胡子的贺柏银师长。**可能是考虑到今后特战司令部还需要在戎瑞的领导下,所以安排了一个老熟人,这样也便于工作。随同贺柏银参谋长一同调任特战司令部的,还有一批各作战部队整编下来的老同志,他们都是经历过苏区血战和长征考验的优秀指挥员,可惜就因为年龄或者伤病的关系不能进入各主力部队。来到特战司令部地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批进入了肖劲光司令员的留守兵团,另外也有一部分人进入了特种战与游击战训练基地和第二编练大队担任教官。这个安排也算是皆大欢喜,毕竟都是带兵的人,军委还得考虑到他们这些老同志地心理感受的。

        全军唯一没有降级,而且是不降反升地干部是杨迈,这个人们还比较陌生的干部就是军委特勤局局长戎瑞。戎瑞的职位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军委特勤局变成了军委特勤总局,也是军委目前设立的唯一一个总局。虽说只是多了一个字,但这里面的区别连戎瑞自己都没有想到,以至于他回到延安之后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正旅,这就是戎瑞在整编后干部级别。戎瑞后来感到受宠若惊不是没有理由地,要知道他所崇拜的陈大将这个时候才是129师386旅地旅长。当然戎瑞的正旅职级是没办法跟陈地正旅相比的,不过这也完全可以看出主席、周**、朱总司令和**对戎瑞和特勤总局地重视程度。**的这种安排很有意思,既在军委内部突出了特勤总局的作用,又跟八路军主力部队区别了开来,军内军外谁也没有意见。在军委和八路军高级将领中,知道内情的人很清楚特勤总局的作用,不知道的人根本就不晓得军委还有那么一个叫做特勤总局的特殊机构。原来用来作掩护的特供局已经撤销了,工作职责和相应的人员都并入了军委办公厅机关事务局。这也少了戎瑞不少麻烦,至少以后要香烟不会找他了,呵呵。

        从军委特勤局到军委特勤总局不仅仅是一个名称的变化那么简单,按照中央主要首长和军委设想和戎瑞关于特勤局工作的规划意见,特勤总局也相应作了不少的调整。调整后的特勤总局下设政治处、机要处、战略研究室、科学技术委员会、经济战略委员会、情报局、军工局、特战司令部、红箭特种作战大队和红狐特种勤务大队。常云飞依旧是特勤总局的政治处主任,这个位置对他本人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神秘的公德林副政委还是副政委,局长杨迈不在家的时候,特勤总局由公德林副政委负责管理日常事务。原先的特勤局情报处已经升格为情报局,一般性的情报事务以后将逐步淡出其职责范围,全部移交到了李克农为首的总军事情报部。不过,特勤总局情报局多了一个部门,那就是海外情报处。以首席科学家武燕妮为首的军事科学研究所为基础,扩大成立了新的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主任由戎瑞兼任,对外仍然称为军事科学研究所。

        武燕妮被**任命为军事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管军事科研和军工生产工作。以陕北的一批专家学者为基础,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从事非军事科学研究工作。两个科学技术委员会对外统称为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却别在于一个公开,一个绝密,都归属特勤总局领导。

        经济依然是特勤总局的另一个工作重心,经济战略委员会是在原特勤局经济战略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战略委员会的工作就是在杨迈局长领导下为党、根据地和军队筹集战略资金。按照从来不把苹果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原则,特勤总局的经济战略委员会与中央财政经济工作委员会并不交叉,但中央财经委的陈云主任兼任经济战略委员会的主任,具体工作则由戎瑞这个副主任负责。按照陈云主任私下跟主席说的,他只管从杨迈那里收钱和审阅总帐,别的一概不管。这样一来,特勤总局经济战略委员会有多少产出,知情的人就不超过五个人了,在定下来的这个规矩一直到建国以后都没有再改变过。以至于建国几十年之后,一些揣摸到蛛丝马迹的人还以为中央首长在种自留地呢。他们忘了一点,如果说**和**之间的较量有什么事情使**拍马都赶不上,那就是在原则问题的铁的纪律和组织保障,这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