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延安图书馆 (2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延安图书馆 (2 / 3)
        “是!”戎瑞点头应到。

        对于那帮被扔到欧洲地洋骗子们。戎瑞其实并不抱什么期望。他们想怎么干都行。只要不与特勤局或者克林福兰集团扯上什么关系就行。毕竟这只是一步闲棋。洋骗子虽然是闲棋。暗和他地表兄皮特却不是。他们两个是戎瑞专门派到欧洲踩点地。他们这次任务地目地很明确。一是了解欧洲目前地局势。二是在英国建立情报站地可能性。至于他们所带去地那些洋骗子们当然是去捞钱地。第一个目标就是戎瑞亲自为他们指定地奥地利亲纳粹富豪们。不过事情并没有设想地那么顺利。他们一行人在抵达奥地利地第三天就被奥地利警察抓住了。好在暗和皮特两个人并没有事。他们当时并不在场。但他们也不知道那几个骗子到底为什么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抓了。

        消锨通过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商业电台转到戎瑞手中地,戎瑞不是神仙,当然也想不通怎么回事。对于暗关于下一步行动的请示,戎瑞要求他们立即离开奥地利,并设法到英国去。建立英国情报站是他们两人的主要任务,戎瑞的要求很简单,加入英国国籍,设法扎下根来。为此,戎瑞还专门为两人拨付了一笔不大不小的启动资金。根据暗和皮特两人的提议,戎瑞认可了将英国情报站地代号设定为“土拨鼠”。意思的寓意很明白。英国情报站的任务就是专门收集英国和欧洲经济、政治、军事情报,要像土拨鼠一样钻进英国的土壤里面。如果可能的话,戎瑞希望暗和皮特两人未来能够进入英国的中上流社会。在戎瑞的全盘考虑中,英国情报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报站,它要起到类似于中转站和漂白器地作用,这是戎瑞为了将来对美国开展情报工作安下的一步棋子。

        目前,只有暗和皮特两人的英国情报站主要任务是尽快在英国建立他们自己的产业,为将来的工作打下第一根基础桩。暗虽然不是什么生意上的能人。但他的表兄却是个天才的生意人。英国生意地事情,戎瑞一点都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只要两人不亏钱就行了。

        相比暗和皮特的情况,凯瑟琳小姐主持下的美国克林福兰投资集团却非常顺利。超级市场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在洛杉矶市区建立的第一家超级市场已经设计完成,预计下半年就可以开工建设了。对于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商业计划,洛杉矶市****当然是举双手赞成了,毕竟这对于洛杉矶来说是一件绝好的事情。不过。也有不好的消息,银行对于超级市场计划似乎并不怎么看好,贷款地事情短时间内看来是无法落实了。不过,洛杉矶周边地区加盟店的事情进行得很顺利,目前已经有了十二个加盟对象。对于这些加盟商,凯瑟琳小姐按照超级市场计划的宣传策略很大方地给予了每家一万美元的启动支持资金,这让这些梦想着依靠克林福兰这棵大树发财的加盟商欣喜异常。才十二家呀,真是太少了。戎瑞心想。相比后世那种每天开一百家加盟店的火箭速度,十二家加盟店简直是小菜一碟。但从凯瑟琳小姐的来电中,戎瑞感受到了她对于超级市场计划的信心,所以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按照克林福兰投资集团的分配方案,戎瑞批准了集团管理层和集团员工地第二次半年度奖金。这一次的奖金比第一次可就多多了,达到了将近一百二十万美元的金额。其中光是管理层的奖金就占了百分之四十左右,所以凯瑟琳小姐在电报中谨慎地提出是否适当下调一些。戎瑞否决了凯瑟琳小姐的建议,他不想破坏自己订下的规矩,更不想在集团公司员工中留下不良的印象。在给凯瑟琳小姐地回电中,戎瑞特别交待她要向克林福兰工会拨付承诺地第一笔经费。这笔经费一共是十二万美元。当然了,这毕竟必须要用在集团员工的福利上。戎瑞之所以这么大方当然不是钱多了没地方花地缘故,而是因为克林福兰的盈利有了很大地增长,而且今年上半年转到秘密帐户上的资金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了创纪录的八百万美元。

        由于管理颇佳,凯瑟琳小姐得到了戎瑞大力赞赏。这位天才的CEO现在已经把自己的两个孩子接到了身边,他们的房子就是戎瑞奖励给凯瑟琳小姐的一幢海边别墅。集团管理层的其他高级人员也得到了不同的奖励。其中《芝加哥观察家周刊》的总编辑老麦克维尔终于有钱为自己的女儿女婿购买了一套相当不错的住房。也算是圆了他多年的愿望。《芝加哥观察家周刊》现在的发行量已经达到了每天三万的规模,已经算是一家不大不小的主流媒体了。通过民主党的关系。戎瑞让凯瑟琳小姐为《芝加哥观察家周刊》牟取了两个常驻白宫记者的位置,代价就是民主党又得到了一笔捐款。捐款的数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默契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最让戎瑞兴奋的,是太行计划的进展有了很大的突破,第一期洞窟工程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从美国订购的各种机器设备也正通过秘密渠道陆续到达了太行山。左权将军果然是个天才的组织者,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就能有这样的成就,戎瑞自然在向主席提交的报告中毫不吝啬地大加赞扬。戎瑞写完报告再仔细看了一遍,怎么都觉得这一段不光是在赞扬左权将军,而且还有点拍主席马屁的味道。因为他就是主席亲自点的人选。马屁就马屁吧,呵呵,不改了。

        “局长,您好了没有?”管凤凤探头进来问道。

        “好了,咱们这就走吧。”戎瑞站起身来说。

        今天是延安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地日子,戎瑞对于这个可以说是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图书馆还是很有感情的。延安图书馆原来就是抗大图书馆,原先缴获的那二万本书现在已经增加到了将近八万本,这些都是特勤局通过秘密或者半公开的渠道购置的。图书的门类也从以前的八大类增加到了几十个门类。政治、经济、化学、物理、天文、军事、音乐、医学、国学々业、机械等等,就连翻译地世界名著都有不少。有些图书还是英文版的,它们有些是戎瑞从欧洲和美国带回来的,还有些是从上海、北平和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购买的。

        最让戎瑞得意的,就是延安图书馆的窑洞中那些党政高级干部们的题词,其中主席地“知识就是力量”题词就悬挂在图书馆的正门口。周**的题词也是戎瑞非常熟悉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幅题词挂在了阅览室最显眼的位置。主席的老师徐特立老人担任了延安图书馆的馆长。这还是他老人家自我请缨的呢。据说这位老人家担任延安图书馆馆长地第一个晚上居然怎么也睡不着,就因为太兴奋了的缘故。

        阅览证就是徐特立老人设计的样式,正面是一颗红星,背面图书馆的借书和阅览规则,中间的部分是借阅记录页。借书证虽然简单,可这玩意儿现在可是延安最紧俏的小本本了。这年头哪有后世那样丰富多彩的娱乐,书籍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最好的娱乐方式了。第一批一千本借书证早就发完了。中央机关、各部队、各部门和抗大、公学都已经发放了借书证。第二批借书证还正制作当中,没有拿到手的人只能耐心等待了。

        就为借书证发放和借阅规则地事情,徐特立老人被忙得浇头烂耳。好在老人家是主席的老师,谁也不敢跟他老人家吵闹,否则还不烦死老人家。借阅规则是徐特立老人制定的,据说还请主席看过同意的。虽说**讲究公平,但也不是没有特例的,比如这个借书规则。按照徐特立老人家制定的借书规则,一般的干部战士和学员一次借书只能借一本,营团干部两本。师级以上干部三本,军团长以上干部是五本。徐特立老人解释说,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大多数地干部战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不识字地都很多。另外图书馆的阅览室是全开放地,任何人都可以凭证阅读。借阅图书是免费的,不过,要是过了借阅期就得付费了。当然了。费用是很便宜地。一天一分钱。可要是借阅的图书毁损或者丢失,那就是严重的问题了。不仅要照价赔偿,还得接受处分。对处分的事情。本来很多人反对,但徐特立老人家根本就不打算删改这个规则。他说****是军人的武器,书籍就是文化人的武器,那就得按军规来办。徐特立老人制定的规则中也有有趣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在延安图书馆义务劳动就可以得到奖励,如果奖励的计分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多借阅图书。又比如,立功的干部战士可以比别人多借阅一本。延安图书馆还会评选优秀读者,获得者自然也可以多借阅图书或者延长借阅期限。还有,要是把自己的私人图书捐献给图书馆的,你捐多少就可以借多少,以资鼓励云云。

        延安图书馆挂在军委特供局的名下,一方面是因为图书都是特勤局提供的,另一方面也是起到更好地掩护特勤局的作用。特供局嘛,自然是要特别供应一些平时没有的东西了,比如香烟、纸笔、墨水和紧俏的药品等等,哦,还有酒类。那些打工的美国牛仔们现在自己不做酒了,太麻烦。所以他们的酒作坊自然就归了特供局所有,除了为牛仔们提供一些味道不那么对头的啤酒之外,现在已经可以为军委机关提供一些白酒了。这延安图书馆嘛,顾名思义就是特供图书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