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多了个名字 (2 / 2)
王敬九师长是个爽快人。他在点评会上很痛快地承认了八十七师地落败。表示心服口服。戎瑞在谦虚了一番之后。对这次演练地情况进行了详细地点评。但他对王敬九师长承认落败表示并不接受。戎瑞地表态更是让所有人出乎意料。戎瑞向与会地军官们特别指出。龙星战队地胜利并不完全体现在队员地军事素质上。而是很多方面造成地。比如说武器装备。恐怕国内还没有一支队伍能够花得起这个钱。再比如战法与训练。龙星战队经过了专门地系统训练。这些训练都参照世界各**队地经验。而八十七师师属侦察营地官兵们只是自己摸索而已。两者不可相提并论。说白了。八十七师师属侦察营是一支制式军队。而龙星战队却不是。
“得了。得了!”王敬九师长挥挥手站了起来。“输了就是输了。你戎老弟也不用提我们八十七师粉饰了。呵呵!”
“我说的是事实,王师长。”戎瑞笑了笑说。
“一一对比,我的侦察营或许还有比较大的差距,不过话又说回来,我的侦察营和戎老弟地龙星战队在战场上地用处并不一样。”王敬九当然不是省油的灯。他看得很明白。这话说得也是滴水不漏,名将果然不是吹出来地。
“王师长高明!”戎瑞点头道。
“戎老弟有这么好的卫队。放着保家护院太可惜了吧。”王敬九看了戎瑞一眼,似乎话里有话地说。
“当然。戎瑞添为中华一脉,若有用到之处,戎瑞决不会藏私。”戎瑞毫不犹豫地说道。
“好!”王敬九点了点头。“王某就要你这一句话,今天输得不冤,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哈哈!”
“戎瑞求之不得!”戎瑞高兴地笑了。王敬久地八十七师师什么部队,可以说是他蒋某人的铁卫禁军也丝毫不为过。跟这样的人交上朋友会有很多好处的,何况在戎瑞的记忆中,这位王敬久将军应该在抗日战场上还是有一番作为的,多少也算是抗日的名将。判还在进行着,**和**中央为了进一步了解红军的情况,派出了一个规格不小的考察团前往陕北考察。考察团由张冲、涂思宗等人率领,包括了**中央党部、**、军政部等关键部门的人员。尽管陈立夫和戴笠都很想派人参加,但**考虑到政治影响,再加上这两个**与**之间的恩恩怨怨,还是否决了他们的请求,不过他答应考察团的相关考察纪要会抄发给这两个部门。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延安、关东和甘肃东部等地的红军驻地,还察看了陕北一些地区的民生情况。当然,投桃需报之以李,张冲的考察团一行人受到了周恩来、**等红军高级将领的热烈欢迎。这次公开的接触,双方都保持了高度的谨慎,闭口不谈十来年的内战。于是乎,当前的局势和合作抗战的议题成了主旋律。
考察团前脚刚走,戎瑞就应召回到了延安。这次回来,除了特勤局的工作之外,戎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要参加。戎瑞原本是没有资格参加这个颇为重要的党内会议的,不过他最近又升官了,**将特勤局的级别提到了正军级。对于戎瑞来说,这是个极好的开端,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中央已经认可了他在党内军内的地位。从召他回来参加会议地这件事情上。正好印证了戎瑞心里面的预感。正军级这在后世可就是将军了,呵呵!说实在的,在得知军委的通知之后,戎瑞着实高兴了一阵。当然,戎瑞也很清楚地知道,几个月后中央军会很快就会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改编红军,现在的正军职在改编之后估计也不过是个旅职。不管怎么说,这正军职可不是虚职,中央对自己和特勤局的重视,戎瑞可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因为自己才刚刚二十多岁的年龄。好在红军队伍里面年轻的高级干部有很多,再提拔个别像戎瑞二十出头地高级干部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离开南京之前,戎瑞向国民****军委会报备了一下自己的行踪。毕竟他是蒋某人任命地上校督察员嘛,总不能说走抬腿就走的。至于报备地事情也就是说说而已。一旦出了南京,除非戎瑞自己愿意通报,否则军委会怎么也无法掌握他行踪的。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传呼机≈机,更没有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跟踪目标。要离开的理由很简单,督察员本身就是个闲职,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内容。戎瑞的另一个职业又是商人,忙一些生意上的事情,考察一番国内地商业环境或者投资事宜在正常不过了。
中央的这次重要会议参加的人员很多,不过戎瑞并不是作为代表参加的,而是作为军委重要部门的主官列席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都是来自全国各个苏区和红军部队的代表,这其中甚至还有千辛万苦从**统治区来地地下党代表,可见会议地重要性。主席在会上作了《中国**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和《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地两个报告。强调在统一战线中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性。会议批准了遵义会议以来党地政治路线。这让戎瑞颇感意外。他还以为遵义会议的政治路线早就经过中央的批准呢。会后,**召开了党的白区工作会议。这回戎瑞就是正式代表了。会上,北方局的书记**同志作了《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的报告。戎瑞还是第一见到他这位后世国家主席的形象。会议总结了党在白区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的错误,阐述了党在白区工作的基本方针和斗争策略。后面一个会议让戎瑞的印象最为深刻,他怀疑党内的高层是不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视而且精于**统治区的工作。不过,他想起后世的一些历史记载和很多影视作品所反映的情况也就释然了,**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嘛。
戎瑞这次回来,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他换名字了,更确切地说是多了在根据地内部只用的名字。之所以换名字,是党组织的要求和命令,因为戎瑞这个名字已经在国民****和世界上挂了号,在党内再使用这个就不合适了。为改名的事情,李部长对他说可以自己决定,但一旦决定今后就不能再更改了。戎瑞想了想,借着汇报工作的机会请求主席给取一个。主席倒是一点都没有客气的意思,他想了一下,从自己在长征途中写的诗词《卜算子-娄山关》中选了一个“迈”字。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这让戎瑞大喜不已,虽然自己的文学水平实在不怎么样,但对主席的诗词他还是非常崇拜的。而且这个迈字又正合乎自己的心意。毕竟自己是个死过一回的人,可不就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嘛。至于姓氏,主席说戎瑞还是自己选好了,但就是不许姓戎,看来戎姓保不住了,戎瑞回答说那就姓杨好了,毕竟自己占了杨瑞身体,也算一点补偿吧。主席也没有追问,只是笑了笑说姓什么没有关系,党内的很多同志因为工作需要都改过姓氏的,都是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戎瑞说,希望他在革命工作中能够继续进步。戎瑞自然点头不已,对主席拍他肩膀的那一下受宠若惊,却没有注意到主席嘴角上颇含深意的笑容。
自从新的训练基地落成之后,红箭特种作战大队的基地也就搬了过去,原先的训练基地现在改成了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第一集训大队。这是为了适应新的训练大纲的要求,由华健明主编的新大纲上交军委之后,虽有很多的争论,但最终还是被批准了。争论的地方主要不是因为新大纲有什么大的问题,而是新大纲所贯彻的思路和理念被很多红军将领所不能接受。戎瑞对新大纲自然是很熟悉的,这里面的大多数思路和理念都是经过自己和华健明大哥逐字逐句敲定下来的。有关争论的事情,戎瑞还是这次回到延安之后才从华健明大哥那里得知的,不过既然军委已经批准了,他也不想费那个心思。他早就知道这个新大纲肯定会被通过批准的,因为这个新大纲的思路和理念可以说是红军多年来的建军实践和作战实践的总结与提高版本。后世**的训练大纲虽说有了很多全新的理念,但根子却还是建立在以弱胜强的这个贯穿始终的基础上的。当然,新大纲并不会照搬后世的经验,主要的区别是将野战部队和特种战部队区分了开来,这样就避免了大多数红军将领们的强烈反对。令戎瑞感到意外的是,那些持反对意见的红军将领们虽然对新大纲的说法不一,但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新大纲修改之前的原稿要了去,说是拿回去捉摸捉摸。看来,后世那位邓伟人的名言应该不是他自己发明的,而是经验的总结。看看这些红军将领们就知道了,红军自创立之初从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成熟强大起来的。
“老四!”戎瑞正在窑洞里出神的时候,一个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