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危机与预警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九章 危机与预警 (1 / 3)
        特勤局的机关办公地点已经搬到了离总部机关新办公地杨家岭不到一公里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特勤局的人都喜欢把这里叫作“山庄”。这个名称也不知道是谁先起的,与特勤局机关的办公地很贴切。因为这里就是一片地势较缓的山坡,一排排崭新的窑洞就是一间间的办公室,还用土制的混凝土进行了加固,从入口处看起来,这里真的跟一座山庄非常相像。

        原本仅有的几户人家已经搬离了,毕竟特勤局是一个保密机关。当然,补偿是少不了的,红军什么时候交老百姓吃过亏来着。一如既往,特勤局的房子都是自己动手建起来的,好在红箭大队对干这个活已经不陌生了。山庄分为三部分,办公区、宿舍区和保密区。红箭大队没有随机关搬过来,王湘正领导的特种作战司令部、黄宜川的情报处、常云飞的政治处和特勤局的其他部门都集中在了山庄。山庄的办公区和宿舍区是对外开放的,不过即使如此也需要核实来访者的身份,并且要有值班人员登记。而保密区则是非请勿入了,不小心擅自进去了,那他的麻烦一定小不了。当然,在严密的保卫措施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保密区的保卫措施一点都不比军委机关差,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黄宜川的情报处就设在保密区里面,刚刚组建不过一个月的无线电侦听室是情报处最重要的部门之一。无线电侦听室地设备都是陆续从上海、天津等港口走私入境,并通过秘密的地下运输通道输送到延安的。无线电侦听室的规模并不大,仅有两台套侦听设备被黄宜川当成了宝贝。非侦听室的人碰都不让碰一下。侦听室的窑洞外,随时都有荷枪实弹的哨兵在执勤。侦听室地人不多,侦听室主任加上侦听员才五个人,还要日夜轮班执机,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根据地的无线电人才本来就奇缺。这次组建无线电侦听室,军委机要部门支援了两个人。侦听室的关山主任就是其中之一。其余的三个人是戎瑞局长带回来地,他没说这几个人的来处,但扛上去这二女一男三个人似乎都是从大城市里来的。特别是那个名叫秦雅的女同志,长得水灵灵的,活像个大户人家的闺秀。一看就是个心思精细的人。

        无线电侦听室地外接天线就设在山顶上,这里地地势在周围一带相对比较开阔一些,这也是戎瑞选中这里的原因之一。两组十米天线阵都被伪装成了接近黄土的颜色,人要是不到跟前时很难发现它们的存在的。天线阵有专门的警卫战士看护着,安全没有问题。

        “怎么样,老关?”作为特勤局情报处长,黄宜川已经在特勤局无线电侦听室盯了整整一天了。这时候见无线电侦听室主任关山从侦听室出来。焦急地向他问道。

        “黄处长。到今天为止,陕西南部、河南西部地区的**部队电台已经连续三天呈现异常繁忙的状态。”关山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各种迹象可以判明,**部队近期将由异动,具体地情况要等九号那边出来以后才能知道。特别是G01号电台的收发报量最多,我们的意见认为这个G01必定是司令部级别的。这两天,我已经让技术最好的秦雅专门盯它了。”

        “好,一定要盯紧,但你们也要注意调剂休息时间,注意身体。”黄宜川点点头。又叮嘱道。

        “等过了这阵再说吧,侦听室地人手不够呀。”关山摘下眼镜,揉了揉自己地鼻梁。“黄处长,你再跟局长说说,看看能不能再安排几个人。就这么几个人。恐怕是没法开展对日无线电****了。现在。连这种低规模的****都人手捉襟见肘了。”

        “你放心,我比你更急呢。我一定向戎瑞局长报告这件事情。”黄宜川给关山倒了一杯水。“我先给你透露一下,三个月后,将会有一批从平津和京沪杭地区来地知识青年到达延安……”

        “光是大学生也没用呀。”关山失望地摇了摇头。

        “你别急呀,我还没说完呢。”黄宜川笑了。“我告诉你,在这批人当中有你需要的人。而且,其中的几个人还是**军统局无线电培训班毕业的呢,怎么样,这下高兴了吧?”

        “黄处长,我可没那么乐观,这无线电****跟电台收发报完全是两个级别的,这还得等挑选了才知道行不行。”

        “我知道,呵呵!……老关,你不要唉声叹气嘛,问题总会解决的。戎瑞局长不是已经批准你们无线电侦听室可以优先选调人才,资金设备投入也要采取倾斜政策,你还愁什么。同志,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地!”黄宜川伸手拍了拍关山的肩膀。“老关,加油,干好了我给你们侦听室的全体同志请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