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专案小组(下)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专案小组(下) (1 / 2)
        按照克林福兰投资公司与南京国民****达成的协议,我们在秦岭地区、太行山区发现了两个小型铁矿和一个中型铜矿,建厂工作已经启动。另外,根据国外技术专家的勘探,我们有可能在陕北地区发现几个有开采价值的小型铁矿和小型铜矿。国外的勘探专家在玉门地区发现了一个中型油田,年产可以达到100万吨原油以上,而且品质还不错。这个油田的位置就在原来玉门油田的西北方向约100多公里的地方,克林福兰投资公司已经派遣人员抵达那里开展先期的工作。但由于南京国民****的钳制和该油田位于马步芳势力范围的原因,能否为根据地提供油料支援尚不可预计,特勤局正在研究制定相关解决措施。

        由于先期的一些投资要等到明年才能产生效益,预计1937年的筹集款额,将有比较大的增长。克林福兰投资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杰佛瑞博士预测,保守预计将达到2000万银元以上。

        关于协助总供给部发展陕北根据地急需军工产业的工作,目前进展进本顺利。延安兵工厂已经建成,目前的设计产能是年产步枪两万枝,**10万枚,步枪弹50万发,轻重机枪1000挺。由于**军对陕北根据地的封锁,钢材和铜等金属原料尚未有效解决。虽经东北军协助和走私渠道解决部分,但依然无法根本解决兵工厂生产需求。延安兵工厂目前的实际产量是月产步枪300枝,**3000枚,复装枪弹1万发,轻机枪20挺。延安西部的小型油田目前已经建成开采,不过产量不高。附设的小型冶炼厂正在建设,预计1937年下半年开始,根据地可以达到油料基本自给,不再需要走私供应了。暂时我们根据地的油料需求还不高。根据地第一个正规意义的被服厂正在建设之中,建成投产后,将拥有年产简易军用被服具3万套的生产能力。相关生产管理人员,总供给部已经开始培训,预计1937年3月即可正式投产。

        看着会议室内众人既振奋又吃惊的表情,戎瑞当然能够理解他们此刻的想法。其实,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告诉在座众人知道地,比如黄宜川情报处的工作,又比如另一个隐藏在“发电机计划”背后的浩大工程。知道那个工程内情的,目前还只有中央主要首长、总参谋长和总军事情报部长。说白了。“发电机”专案小组的工作只针对资金筹集和物资的生产与筹集。会议室内的同志都是各部门调集的精英,戎瑞知道,中央为了尽量照顾自己的工作,所有人员的年龄都不大。而且,除了两位副组长之外,都没有什么太深厚地资历。想到这里,戎瑞不由得对中央首长们一阵感激。

        “发电机计划”专案小组实际上并非是执行机构,更多的是一个协调机构,它的协调层面涵盖了**、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总参谋部、总军事情报部、总供给部、白区工作委员会以及各根据地的敌工部。这个专案小组的涉及面之广。在党和红军历史可算是前所未有过的。会议室内在座的各个专案小组成员显然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戴蒙和安在山两位老资格的副组长脸上也明显显示出兴奋的神色。

        “同志们,经**发电机计划在1936年度已经开始启动,而且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戎瑞站了起来,看看了两位副组长,又扫视了一下在座的专案小组成员。“想必大家都对发电机计划取得这么大成绩感到吃惊吧?”

        戴蒙、安在山和所有地专案小组成员一个个张着嘴巴,都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戎瑞介绍的发电机计划对他们来说何止是吃惊。说震撼也不为过。中国的所有军事势力中,红军的穷困状况是无可争议的。即使是在当年江西苏区最繁盛的时候,也被被誉为叫花子军队的桂军看不起。红军从来都是扣着个个铜板过日子地,戴蒙和安在山等人那里听说过动辄上千万银元的经费呀,更别说拥有正规武器生产线的兵工厂呢。

        “一年1500万元,不说大家的感觉,连我自己都觉得是一笔天大的巨款呢,呵呵!”戎瑞看着大家的样子笑了起来。

        “哈哈!……”会场里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发电机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尽快恢复与提高我党、红军的军事、经济实力,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非常清楚了。”戎瑞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是啊,1500万哪,对我们红军来说地确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同志们想过没有,1500万到底够不够我们红军队伍开支的。同志们,我想告诉大家的是,1500万是不够,还远远不够!……”

        不够?这怎么可能?!所有人的脑门上都对戎瑞的这句话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没错,不够!”戎瑞当然知道大家的疑问是为什么。“同志们,我们党和红军所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事业,是以武力夺取政权和抗击**侵略的革命战争。战争。我们正经历其中,我就不多说了。但是,我要说地是,战争的消耗问题。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我给同志们算一笔账。按照我们红军的装备水平。通常情况下,十万银元的军费就可以了。不要问我这是怎么算出来的。会后大家可以问问从总供给部调来地林怀斌同志,他应该最有发言权地,呵呵!……”

        会议室内的众人都把头转向了林怀斌,后者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显然认可了戎瑞地说法。

        “呵呵,我说对吧。按照10万元装备一个师,那能不能说1500万元就可以装备150个红军师呢?”戎瑞微笑着看向了林怀斌。

        “呃……不能这样简单计算的。”林怀斌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

        “说得好,不能这样简单计算。”戎瑞把眼光收了回来,对大家说道。“这十万元还仅仅是装备费。还不包括按最低限度开支的其他军费。这些费用包括弹药储备经费、训练经费、营房经费、行政管理经费、粮秣费、医疗费、官兵的军饷、被服费、伙食费、洗理费以及伤亡人员安置费等其他杂支费用。这些经费开支项目至少多达几百种,林林总总加起来超出了部队装备费的几倍乃至十倍以上。我想提醒一点的是,以上还仅仅是部队在非战时状态下的经费开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