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肉麻与大实话 (3 / 4)
“尚未有这方面的情报,但估计应当正在紧急磋商当中。”李部长摇了摇头答道。
“你们总军事情报部怎么评估******方面的反应呢?”朱总司令看着李部长问道。
“我们总军事情报部认为,******方面对西安兵谏事件的反应将可能有三种情况。”看见李部长显然已经有所准备。主席、周**和朱总司令明显赞赏地点了点头。李部长及其红军总军事情报部把南京方面的反应按照好坏划分。最差的一种,将是调集大批军队围剿西安地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这种最坏的评估建立在一个最坏的基础上,那就是南京方面认定张杨及其所部是反叛者。而且已经有实力派迅速地接替了**在**内的地位,也就是说国内的资产阶级、买办、大地主以及在华的**势力另行扶持了新的代理人。这种最坏反应的直接后果,那就是国内再次爆发全面地内战,类似多年以前地中原大战。与此同时,早已经虎视眈眈的日本**将乘机而入,中华民族和国家将面临生死危亡关头。至于**,不是被杀就是被今后的中国社会政治势力和外国扶持势力所抛弃。
主席和周**相互交换了一下眼色,均都点了点头,李部长分析地最差可能性的确存在。在**内部,众多的地方势力不说,即使是在**集团内部也有不同的派系,其中军权仅次于**的军政部长何应钦就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亲日派。谁能保证,一旦何应钦乘机上台不会向日本帝国附颜屈膝呢,那后果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看看墨迹未干何梅协定就知道了。
“那么……还是先说最好的吧,呵呵!”主席笑着挥了挥手。
按照李部长的评估意见,如果****集团内部至少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其背后的**势力并没有彻底抛弃他,那么将会出现此次西安兵谏事件引起的最好结果。这种最好的结果,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坚势力与张杨达成一致或者一定程度的妥协,全面或者大部接受张杨并肩通电所提的八项要求,由此,在国内初步形成对日抗战的全国统一阵线。当然,这个抗战的全国统一阵线将是以**为中心的阵线,是由张杨主导而又以**集团为核心和以东北军、十七路军联合体为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这个评估是在我们党没有参与解决此次西安兵谏事件的基础上所做出的。否则,又另当别论了。”李部长微微一笑说道。
“那按照你的意思,我们党如果不参与解决张杨两部的兵谏事件,将来的中国政治格局就没有我们地份咯?”会议室里有人站了起来。大声地问道。
“呵呵!……那倒不是,按照这个最好的结果,中国之政治军事势力势必要重新洗牌组合。至于将来我们党和红军的地位问题,当然就要看人家的脸色了。”李部长摇摇头说。“所以,这个最好的结果还要取决于两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素。”
“李部长,你说的这个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有人感兴趣地问道。
“第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此次兵谏事件地核心人物**!”李部长放下了手中地文件夹。“作为目前**南京****地首脑人物。**委员长。中国目前最大的实力派。**个人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其他资产阶级、买办和地主势力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忽视的。如果**集团对于日本**势
国的侵略感受到了威胁,则张杨的政治主张可能被其易妥协,反之则不成,而继续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
“李部长地分析有道理!”
“不错!”
显然李部长的意见得到了大多数与会人员的认可,他们纷纷点头以示赞同。整个会议室里面,只有主席、周**和总司令三位最高首长没有马上表态,他们只是静静地听着李部长的分析意见。淡淡地观察着会议室内众人的反应。
“但是,我们情报部认为,尤为重要的另一个决定性因素却是我们中国******!”李部长提高了声音。“由于害怕我们******人和革命的红军作为剥削阶级掘墓人的角色,**及其所代表地剥削阶级对我们******人所采取地彻底铲除政策将不会改变,这就是**主义早已经论证过的彻底的阶级矛盾所造成地。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张杨所代表的主张积极抗日的政治势力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单独与**集团相抗衡,因此他们需要同盟军,而我们则是这个同盟军最重要也是可以说是唯一的候选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