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二章 癌症患者 (3 / 4)
“老板,那个旗杆上画着大红叉叉地是什么旗子呀?”
“上海的公共租界,哼哼!”对于来云峰的问题。戎瑞哼了一声。
“***外国强盗,竟然连个旗子都打红叉叉,将来有一天,看我不把他们都给叉叉咯!”来云峰恨恨地挥舞了一下拳头。
马路的对面就是上海的租界区,英、发、美、日等国在上海建立的国中之国。上个世纪中叶,由于小刀会运动的兴起,清朝****失去了对租借地实际控制权。上海英法美租界联合组建了独立的市政机构“上海工部局”,并且建立他们自己的脸和警察武装。正式形成了第一个后来真正意义上的租界。到上个世纪末期,上海公共租界被大规模扩展,面积扩展到近二十多个平方公里,北面的边界到达上海、宝山两县的交界处,西面一直扩展到静安寺,整个租界被划分为中、北、东、西四个租界区。对于租界的扩张,历届中国的****都无可奈何,只好既不认可也没有办法取缔。直到如今,中国国民****在租界内的机构也只是协调性质的,根本就没有建立在主权之上地治权。在上海的公共租界上空。飘扬的不是国民****的**,而是西方列强花花绿绿的丑陋裤衩。或许在某些对西方列强的裤衩有着某种癣好地人来说,公共租界是上海滩上最繁华的街区,但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这就是耻辱的标志。
上海租界以日本人的势力为最,据说在上海有日本侨民就多达近两万多人。人数居各国民之首。此外,在上海的外国民还有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而那些和日本女人相反,头上打着包裹的自然就是印度人了。早期来上海的日本人多数聚集在虹口吴淞路、武昌路一带经营照相馆等小本生意,或经营妓院谋生,这也是他们看家地生意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纺织业大规模抢滩上海,给中国的民族纺织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上海。共租界内地日本民超过了外国侨民的半数,他们现在仍然主要聚居在在虹口吴淞路一带,以及北区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北段和狄思威路等处。鉴于日本在沪势力的不断扩张,1915年以后。在公共租界的工部局董事会中,日籍董事就固定的一到两个席位。
公共租界的东区、北区在历次战乱中曾多次划为日军的防区。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事变中,日军将该区域作为进攻中****队的基地。日本军队还以海军陆战队代替了租界巡捕,公共租界在事实上被分割成两部分,苏州河以北地区成为日军控制的势力范围,被上海称为上海日租界。
“宜川,要办事情都清楚了吗?”
“老板放心!”黄宜川点了点头。
今天,是戎瑞和彼得罗夫约定M1903步枪生产线设备提货的日子,地点就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二号码头仓库。戎瑞把这件任务交给了黄宜川和郭永椿的小队,他们还要办理另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张天治为戎瑞准备的军用药品。巧的是,从德国进口的军用药品也是在这个码头提货。
根据戎瑞和张天治的约定,黄宜川将作为戎瑞的特别代表全权办理交接此事。而郭永椿的小队则将作为国防部军需局一处的押送人员随同办理交接和押送,这是张天治为戎瑞考虑的周到事情,目的就是为了讨好戎瑞。得到黄宜川的通知,郭永椿和他的队员们可能不会想到,自己将竟然会穿着**中央军的军服,乘坐着中央军的军用卡车,大摇大摆地在上海的街面上招摇过市。
军服和装备自然是张天治准备的,就在昨天,张天治的副官安上尉来到和平饭店,带来了张天治的亲笔信件。信中,张天治表示了自己因为公务繁忙无法亲自到来地歉意。他在信中隐隐透露出国防部在上海有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要召开,不过
不透那到底是什么重要的会议。让戎瑞的手下充作押送人员,就是张天治的主意,他甚至连军需局空白地命令公函都随信送来了。当然了,信中最重要的是那份公共租界码头的军用药品提货单,那可是至少价值四十万大洋的呀。这四十万银元戎瑞只是先给了张天治五万的现款作为定金。剩余的款项将会在一周后,由美国克林福兰公司的名义汇入张天治指定的汇丰银行帐户。对于这笔钱,张天治放心得很,蒋纬国公子地私人朋友,至少是百万以上的信誉。至于这无本买卖的货款,自然是落入了土木系大佬们的腰包,不,至少有百分之二十是作为公款的。
“啊!……我亲爱的朋友。你可来的真准时呀!”大胖子彼得罗夫一看见戎瑞,就高兴地伸出了两只熊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