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格杀勿论 (3 / 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 格杀勿论 (3 / 4)
        “小戎,在想什么呢?”周**笑吟吟地看着戎瑞问道。

        “噢,周**,我在想,这位东北军的张少帅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呀!”戎瑞听到周**的问话,这才从走神之中醒悟过来。

        “**东北军的张学良和我们红军进行会谈,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感想呀?”周**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地问道。

        “周**、李部长……我……”戎瑞看了看周**,又看看李部长,明显没有想到周**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小戎,你紧张什么,**问你,你就说说看嘛。”李部长看了周**一眼,笑了。“要说你自己的真实看法!”

        戎瑞略为思考了一下,他需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思路,毕竟这样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问题,却分明隐含着其中不同寻常的政治意味。要知道,近十年以来,******红军和**之间进行了殊死的战斗,特别是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多少******人,多少红军战士,牺牲的漫漫征途之上,其中的悲壮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出来的。和少帅张学良之间的会谈,这本身已经够让普通人惊骇了,无论是红军战士、普通老百姓还是南京的**。

        这个消息要是传了出去,恐怕是要掀起轩然大波的,因为此刻张学良还是西北剿共副总司令,他手下的东北军正和杨虎城的西北军一起对陕北的红军进行着围剿呢。戎瑞可以想象得出,无论是哪一个新闻记者得到了这个消息,都会如获至宝,一定会成为头版头条的重大政治新闻的,也一定会在极端的时间内传遍世界各地。如果被**的特务机关得到了,或许这位传奇的张少帅立刻就会被蒋某人打入囚牢。又假如,这个消息被红军的干部战士们知晓了,那将会怎样,惊讶、不解、疑惑亦或是巨大的愤怒,戎瑞不敢想象。李部长所说的绝对保密也正基于此,戎瑞明白了由刚刚组建的红箭大队来执行这个绝密任务的原因。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之间的军事交火事件比去年减少了许多,几乎没有大规模的交战。戎瑞从依稀得到的各种信息上分明感受到,红军和张扬之间肯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减少彼此之间的军事冲突。这种两军之间的默契或者协议,并非是简单或者单纯的,而是目前国内局势的大背景之下的产物。自从东北军在不抵抗政策的指导下,从张学良的东北军一泻千里地败退之后,肥沃的东北黑土地落入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毒手。华北的局势如今也是岌岌可危,日军的铁蹄随时可能伸向长城以南的华北大地,全国性的抗战已经悄然形成。无论是一直是抗日为己任的红军将士,还是身负亡家丧土之痛的少帅张学良和东北军官兵,此时都不愿意再把亲者痛仇者快的内战再无休无止地打下去了。

        如果说和少帅张学良之间的会谈是在走钢丝,那么这条钢丝对如今的******红军来说,这是必须要走的一条钢丝,无论利己或者利国。会谈的结果无论怎样,将来的自有评说,都会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只要******人和张学良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周**和李部长说得不错,保密是第一位的,不仅仅是为了周**和李部长的安全,也为了少帅张学良和他的随从人

        全,也为了共同目标的安全考虑。保密工作需要考I问题,周**、李部长和红箭大队三中队行程的保密性,少帅张学良及其随从人员行程的保密性,会谈地点的保密性,会谈议程、内容和成果的保密性。这些问题必须要加以妥善解决,因此,戎瑞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派遣得力干部率领的先遣小组,先行秘密赶赴洛川,踏勘符合保密要求的会谈地点,做好各项保卫保密工作的预案。周**和李部长最好在赴洛川的途中隐瞒身份,对红军自己的部队也要保密。同时为了尽可能地保证会谈及内容的保密性,会谈现场的人员应当越少越好。及时必须在现场的人员,也应当严令不得窥伺,这不仅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在少帅张学良及其随从面前体现红军的诚意。第三,为了保证周**、李部长和张学良的安全,会谈现场应当设立禁区,非经批准任何人不得进入。周围还应当秘密设置安全保卫人员,布置狙击手,防止可能的**特务的破坏与威胁,这个方面,红箭大队三中队应该可以胜任。至于先遣小组的事情,戎瑞打算自己去,别人去他还不放心,这是马虎大意不得的事情。

        周**点了点头,看起来,他对戎瑞的意见非常满意。

        “很好,就按你说的办,由你直接决定!还需要什么,你现在就可以直接提出来。”李部长看了看周**,作为专业人员,他也非常满意戎瑞的意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