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12月31日 (2 / 5)
“绸缎是买的,花是傅经理亲自系的。没花多少钱?”
“不错,没想到他还会这个手艺。”
“每次汽包起吊的时候,他都系一个大红花,这已经不知系的是第几个了。”
“看来你们的确下了不小的功夫,干工程吗,就应该处处都要想的周到。”唐沪仁说的不是大红花,在汽包中心位置链接管口的旁边设置了一个醒目的刻度盘,即使在起吊的时候两侧稍微有点快慢不一致,像时钟的指针就会偏移刻度盘零点的位置,警示及时调整。
“唐经理,傅经理来了,您有什么事就跟他说吧。我去检查一遍劳新革的情况,没问题八点准时起吊。”刘新生看到傅铭宇朝着这边走过来跟唐沪仁说。唐沪仁看了看表,还有不到十分钟,所有的人都已经到位了。
“我没什么事,对,一定要把工作做得百密无疏,尽管起重设备是租用孟加拉的,不过不要完全的相信他们,工程建设完全凭的是技术实力和工程经验,像他们那样的小国家连超大的机组都没有,又怎么谈得上工程经验。”
刘新生在向锅炉顶部爬去的时候,朝下看了看唐沪仁和傅铭宇,听到傅铭宇在他跟介绍工程进度的情况。
“尽管进度才是效益的根本,但是最主要的是安全,再就是工程质量,没有后面这两方面做保证,进度再快也不会给企业带来一点的经济效益。”听到傅铭宇的介绍,唐沪仁说完又接着说,“听说上次出事的那个印度人没事了?”
“是的,已经出院进入疗养阶段。”
“真是他的福分,也是DD公司的福分。工资和补助一定要按着新加坡的制度来,不要少给人家。别管别人怎么说怎么做,咱们中国人一定要把人道人权做的实实在在。有些事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作为让别人从心里来感受的。”
“这是一个尊重知识的年代,没有什么可非议的,说白了就是科技,时代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快,完全是换上了以科技作动力的马达。”刘新生在朝炉顶爬去的时候,心里想着唐沪仁,“没想到这么年轻就有这么高的学历,正是有这么高的学历才使他干到了这么高的职位。如果从年龄看没准比自己还要小几岁。从谈吐一听就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绝不是徒有虚名。”
这样的工程项目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没有作业前必须向新加坡的**门告知,得到他们的验收后才能作业,只有等到最不可少的一个人到了作业场地才能发号施令开始起吊。像这样的事新加坡安全官萨拉姆丁绝对不会因为他的迟到耽误一分钟,在萨拉姆丁准时到来的时候刘新生指挥作业人员开始起吊。
日本人监理加藤也来到了DD公司的作业场地,他不是以日方监理的身份来的,是带着跟傅铭宇和DD公司中国人的感情来的。他只是跟唐沪仁和傅铭宇简单的打了招呼,说了几乎话,很快就走了。
加藤知道DD公司元旦休息,来邀请傅铭宇如果有时间到他的住处去喝茶。傅铭宇早已会意加藤说的喝茶是他们最好的交流方式。
用六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二十多米长灰色胖乎乎像空心黄瓜一样的八十多吨的铁疙瘩,从两米的高度升到五十米,每个小时提升八米,如果成年人一拃的长度是一百五十毫米,平均一分钟升起的高度还不到一拃。再复杂的机械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从最简单的劳动里的得到了借鉴,最初研发劳新革起重工具的人一定从两只手在水井里拔起一桶水的原理得到了启发,人站在原地不动,拽着绳索的两只手轮番的倒换,水桶就跟着平稳的向上提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