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 松锦之战8
歹吉阿斯跪趴在地,左臂和后背的伤口传来一阵阵剧烈的疼痛,可这些身体上的疼痛都比不上心中的后悔痛苦之意,他无比后悔的是,自己没有把旗主交代的事放在心上,未能时刻约束规劝住傅勒赫台吉。
“...饶...命、命...”
此刻,他跪趴在地不敢动弹丝毫,身旁的白甲兵已经奄奄一息,努力挣扎着出声求饶。幸好事情的经过大多是一起进帐的白甲兵禀告的,自己只在被问到时,回答了一二;家主阿济格的怒火毫无保留的发泄在了这个倒霉鬼身上,鞭子雨点似的,一鞭接一鞭,毫不停歇的抽打在其身上。
又过了会,挨打的白甲兵已是气若游丝,有若一滩烂泥似的倒在了地上,早有预料的皮鞭还是狠狠的落在身上,一连十数鞭,歹吉阿斯一声都不敢吭。
他害怕极了,家主阿济格的怒火实难平息,暴躁的性子发作起来,很少有人能规劝得住,幸运的是耳边传来一道天籁之音,“阿哥,你先停一下,我有事情要向他问清楚。这样吧,先去了他的牛录,家里的牛羊财物充公,等我问完话后,再行军法处置。”
说话劝阻的人事旗主多尔衮,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进的帐来,阿济格冷哼一声,又用力的连抽数鞭,便愤愤的停了下来。很少有人能规劝得住性子爆发的阿济格,但其胞弟多尔衮却正是能劝得动他的人,虽然阿济格平日里对其排第二的胞弟多有怨言,但他最信服的人也是这个弟弟。
歹吉阿斯强忍着身上的痛楚,抽吸了口气,心里的害怕算是暂时放下了,这时耳边又传来旗主多尔衮的声音,“抬起头来。再说说,你们战败的经过,还有对方人数究竟有多少?你再好好的回想下,又是如何确定对方东江镇明军的?”
歹吉阿斯不敢怠慢,赶紧抬起头来,眼睛却不敢一直盯着上首看,他张口开言道:“禀告贝勒爷,昨日下午,小的们随傅勒赫贝子出杏山后,往松山方向追击明军,路上碰到镶红旗的兄弟,说是明军往南逃了,会从松山东南面逃入松山,傅勒赫贝子便决定到松山东南附近去堵截。今日天刚明了,探哨队的回报,说是发现了明军,我们便跟着傅勒赫贝子往小凌河边上的西凌台子屯进军,果然在台子屯遭遇了明军营阵。傅勒赫贝子认为是杏山残败明军,就下令攻击,小的们听令行事,三个牛录都随着台吉冲了上去。谁知道,这一冲,不仅未能冲破明军阵势,反倒陷入敌阵,小的们请求傅勒赫贝子回撤突围出去......明军人数,不能明确的确认有多少,几千人是有的。但这支明军就是东江镇的东江枪兵啊,这么多年,小的们跟东江对阵不知道多少次了,又怎么会不熟悉。更何况明军的将旗是个大大的‘毛’字,开战之前没在意,不知道是江东镇明军,后来有突出来的人认出了明军将旗,再合着之前对战的情形,都可以明确为东江镇毛文龙的军队。”
多尔衮又唤来几个旗兵,就着歹吉阿斯述说的对战过程,反复的仔细询问了些细节,就挥了挥手,让下面的人退了出去。
阿巴亥三个儿子的外貌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长子阿济格的外形更多继承的是其父努尔哈赤的体貌,阿济格出生后,其名字的满语意思为“小”,但他长大后身长丈余,腰腹甚大,面容粗狂;而年岁接近的多尔衮和多铎的外形则更相近于其母阿巴亥,多尔衮的身材并不高大,上下匀称的躯体显得其身材修长,肤色粗造乏着微黑,面上髯须蓄的较多,整个人咋一看上去不像是个威名赫赫的军将,若不看其发服,反倒像是一个南方汉族平平无奇的升斗小民一样,不过,其锐利的双目时不时的泛着道道精光,整个人有一股不可言明的威势。
多尔衮在满清军政上的行事作风与大汗皇太极十分相似,他重视汉人,对有才干的人特别敬重。崇祯元年,吴襄父子携三千家丁判明投清,皇太极对他们的投降极为重视,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皇太极仍委以吴襄为统帅,以吴家三千家丁为骨干招募汉人成军,使其自成一军,称“天佑兵”。而多尔衮对于吴襄之子吴三桂的军事才能极为重视,委军权,给予信任重用,多次力排女真诸王异议,支持皇太极信重吴家的决定。
皇太极重视汉人,重视明汉制度,但又坚持本族礼仪习俗,多尔衮亦是如此,他对待满清女真的习俗更为坚持。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且改国号“金”为“清”,建立清朝;为网罗贤才,满清朝廷仿明汉开科举,举行汉人生员考试,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皇太极令睿亲王多尔衮和大学士范文程共同主持,多尔衮为表亲近倚重之意,每次与大学士范文程接见汉人生员之时,都要换上汉服接见;不过,每次接见之后,其面见皇太极或者与其他女真王公会面议事,无论时间多么紧迫,多尔衮都要特意换上女真胡服再去赴会。
话说回来,此时的多尔衮身着窄袖束腰的胡服,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盘蟒的图案,华贵非凡,头戴黑色圆形大帽,脚踩灰色鹿皮短靴;他在阿济格的营帐内,不停地来回走动,显得一副疑虑丛丛的样子...
阿济格板着一张脸站在营帐左侧存放兵器的角落,他双手捧持着自己黑铁长柄板斧,左一下,右一下的比划挥动着。阿济格挥舞了一会儿自己的兵器,见多尔衮还在不断趟步,还显得忧心忡忡的样子,他便将板斧往地上一丢,哼了一声,话带气语的说道:“老十四,我知道三个牛录的损失是不小,都怨我家老二莽撞,没脑子乱来。不过,他不是也把命折在战场上么?你这个做亲叔叔的和我这个老子,现在应该想着去为他报仇,灭了那伙东江人。”
“阿哥,你弄错了,我现在不是在心疼损失的三个牛录,族内想入旗的人很多,三个牛录很快可以补充再建起来。”多尔衮停下了步子皱着眉头认真的说道。
阿济格闻言,又拎起了地上的板斧,不由的提高了自己的音量,“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那伙东江明军你放心,我这就亲自带兵过去搞死他们。”
多尔衮见状,马上三两步赶到阿济格面前,双手按住后者,开口说道:“阿哥,阿哥,你先冷静一下,你还是弄错了。对那伙东江明军,我刚才确实有所考虑,但我想的最主要的还是这次锦州、松山的战事。”
阿济格终于还是放下板斧,停下了要往外冲的步子,他不由的带了些疑惑,“这对锦州、松山以及杏山的攻略,不都是按咱们商议出的法子来进行的么?这是你提出的,也像大汗汇报过了的,现在一切进展都挺顺利的。咋地,现在是有什么问题么?”
多尔衮不由的耐心解释起来,“阿哥,倒不是出了什么大问题。只是现在锦州松山区域出现这么一伙东江明军,我怕会有些变数,影响到我军对松锦杏的攻取大事。咱们目前在这的兵力不够,单是围困锦州就几乎用尽了兵力,又要派兵阻断盯防松山、杏山明军,兵力确实不足,之前在乳峰山败给洪承畴的那一阵,就是因为兵力不足的缘由。如若洪承畴大军出宁远,汇合松山、杏山明军与我军决战,锦州又未拿下,锦州也与之同时反扑的话,咱们取胜的可能就几乎很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就是要与明军拼时间,抢在明军与我军决战之前,拿下锦州、松山以及杏山。因此,一方面大汗在盛京悄然集结大军,准备亲率大军过来支援;另一方面,我这边准备先逐个拿下相对于锦州城,城墙较低,地势易攻的杏山和松山。咱们的兵力不足以在围困锦州的同时,又来攻略杏山、松山;所以,我便悄悄的抽走了围困锦州的大部兵力......”(注)
对多尔衮提出的锦州战略,阿济格早就听过好几次了,他不愿意多想这策那略的,反正按老十四的法子来,那就对了。他有些不耐的说道:“这我都知道,那关这伙东江明军啥事?统共就那么几千人,咱们大几万人,这伙明军就算是支援上来,也无济于事吧。”
多尔衮舒展了下眉头,点着头说道:“确实影响不到大局,大不了就是硬攻。这样吧,阿哥,你这就领兵去会一会这伙东江明军。不过,我估计这伙东江明军早就不在西凌台子屯了,东江镇毛文龙的骚扰战可是出了名的。阿哥,你在小凌河附近搜一搜,要真找不到,也一定要于明日一早回来。等到明日一早,要是松山明军还没有动静的话,那咱们引蛇出洞的计划就算是失败了。到时,我就会发动全军,对松山进行一场强攻。”
###############
(注:盛京,即沈阳,皇太极称帝立都之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http://wap.mywenxue.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