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拜师曾子 初入官学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拜师曾子 初入官学 (1 / 2)
        朝会之后,宋绍公命人在大成殿外演示了一番连弩的威力。一名武士随走随射,连中标靶,即便不能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五当不再话下。稍有遗憾的是,连弩为了能快速上弦,弓力不如硬弩强劲,射击距离显得逊色。但大家一致认为,连弩不失为近战利器,宋绍公认为保卫王宫的禁军当配备之,臣下无不称是。

        宋绍公即刻宣墨光斗、墨翟父子进宫听赏。太学博士向绍公进言:“墨翟聪慧过人,神童威名远播。何不招其入府宫小学,如在学生之中出类拔萃,待到束发之年赐入泮宫太学,修习经纶六艺,培养成治国安邦之臣,非其在工师署作坊里对宋国的效用可比。”绍公称善。

        见到墨家父子,宋绍公问墨翟,可愿入官学习文。墨翟略沉吟了下答曰:“小民在鲁国武城曾识文断字三年。武城大儒曾子先生已允招小民为弟子,故未入商丘的官学,只待来年再赴武城投曾子先生门下。”

        宋绍公听墨翟言说大儒曾参愿收他做弟子,倍感欣慰,便多赏了些钱财给墨翟。

        回到家墨光斗非常疑惑地问墨翟,“为何拒绝国君招你入国都官学,这样的好机会可不多啊!”

        “您看到太学博士在国君近旁了吗?国君肯定是听了太学博士的话,希望我先入府宫小学,以后再入太学。”墨翟回到。

        “那岂不更是求之不得!”墨光斗更疑惑了。

        “父亲,您想过没有,官学里边的学生都是贵族。尤其是太学里,尽是王公贵戚、世家大族的子弟,而我们虽恢复了贵族身份,但无权无势,却又名声在外,肯定成为权贵子弟的众矢之的。您想想他们会让我尽显才能,博得国君的青睐,将来把他们踩在脚下?可以想见,在太学必受权贵子弟的排挤与打击,最后要么是泯然众人,要么前途未卜徒增烦忧。”墨翟想的很深远。听墨翟说完这些,墨光斗不由的点头。

        “我现在工师署里就感到无形的壁垒,以前那些师傅有什么技艺都愿意教我,自从因造火箭受国君赐爵赏金后,大家的态度就变了。表面上更客气,但我感觉到人们心里都开始防着我了。我做的连弩弓劲弱,没一个师傅肯帮忙,用作坊里的东西也不方便了。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们不得不防啊!”

        转年春天,墨光斗驾马车送墨翟去鲁国武城拜师曾子,希望能入曾子门下读书,同时看望嫁在武城的大女儿,也期望大女儿能不时的给墨翟以照顾。

        目夷镇奔丧时,墨翟父子从公输班处得知,几年前曾子已被武城大夫聘为武城官学馆长。在大女儿家歇息了半日,墨光斗带墨翟便来武城官学见曾参。几年不见,曾子对墨翟仍然印象深刻,看着已是翩翩少年的墨翟上门拜师,曾子非常高兴,立即给墨翟安排了住处,将墨翟引荐给众弟子们。

        学生都寄宿在学馆,学期大约为六、七年不等。当前武城官学里有八十多名学生,近半在弱冠之年二十岁左右,束发之年十五岁的基本是新入学的,墨翟十三岁在学生中年纪最小。墨翟虽然年纪最小,可身量并不小,与十五六岁少年相仿。

        与墨翟同样第一年入学堂的有十二人,其中有一个来自卫国名为杨朱的公子与墨翟同年,生得也是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另有两位女生,一个是曾子十四岁的女儿曾文,还有一个是武城都尉的女儿孟芙。整个学馆里女生不超过十人,基本来自武城的官宦家庭。

        许多学生听闻过神童墨翟的名号,如今见得本人都禁不住上前客套几句,“久仰、久仰,今日得见真容果然气度不凡。”“不敢当,图虚名矣,大家过誉了!”墨翟跟大家很快就热络起来。

        墨光斗安顿好墨翟,在大女儿墨莹家小住两日,与武城的师弟公输班叙叙旧便返回商丘。

        武城官学授课内容全面,武城官学儒家经典文化课是重心,由曾子亲自教授,其他授课内容主要是书、数、礼、乐、御、射,称为六艺,旨在培养全面的治国贤才。通常书、数称小艺为官学小学教授内容,礼、乐、御、射称大艺在大学教授,武城偏居一邑,十来万人口,上学的贵族子弟人数有限,未细分而统在一起。

        墨翟初来乍到,行事谨慎,不想引起大家的关注。可他毕竟只有十三岁,聪明伶俐、率性纯真的天性在学堂之上,还是情不自禁的显露出来。尤其是算数课,许多同学需要计算半天的结果,他张口就能答出,令授课先生与同学们都赞叹不矣。

        射箭与驾驭战车课程也是墨翟喜欢的,这些他已有些基础,学起来都得心应手。但音乐课令他为难,除却钟、鼓与磬能敲出节奏感,勉强能与人和一曲,吹奏的笙、箫,弹奏的琴、瑟,墨翟都不得要领,奏不成曲调。教授乐器的先生看出他志不在此,也不为难他,便专门授他几首打击乐曲,墨翟勤加练习,也能与同学们配合共同演奏几曲,音乐课也算过关。

        墨翟与杨朱同年,都是异乡求学,又住同一间寝舍,日常一同起居上课,关系较为亲近。墨翟为人低调,平日话不多。而杨朱则喜欢与人辩论,较为活跃。两人都聪慧过人,学业优异,深受曾子等各位授业先生的器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