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五禽戏》真本 (1 / 3)
自己事自己知,颜子渊本就是个文弱书生,而且还是手无缚鸡之力的那种。落榜那夜他失魂落魄走了数十里地,迷迷糊糊地在黑熊岗上自杀不成,反倒落下了病根。
在汪家寨一年多的时间,是颜子渊这辈子最轻松惬意的日子,在寨子里他只知道教书,身体倒也还算健康。从进入藏书阁后,他没日没夜地研究学问,翻译经书,大多数时候都是以果子泉水充饥,三五天没吃饭也是正常。即便是强壮的汉子也经不起这样折腾,何况是颜子渊这样的弱书生。儒门常言“朝闻道,夕死之”,颜子渊就是这样的人。他出生贫寒,对书籍和学问的追求有如疯魔,如今朝夕对着如此多的书籍,为了学问死在这里他也不会有丝毫犹豫。他本就已经死过一次,每活一天都是赚了,但如果没有意义地活着,还不如早点去死。
三年后,颜子渊终于整理完藏经洞内的所有石碑、竹简、木牍等非纸质书籍。这些东西看着量很大,其实并没有多少内容,颜子渊将大多数时间花在了研究学问上。整理完之后,这些书籍他都能倒背如流。古人崇尚言简意赅,说到底还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的书写材料。到了大道朝,纸张的出现证明了读书人其实并不喜欢言简意赅,相反他们更喜欢长篇大论,大道朝流传下来的书籍便是明证。尤其是大道朝第三任丞相言净之提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之说后,无论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都将著书立说视作流芳千古的第一捷径,大道朝也因此成为出云大陆历史上文治最盛的朝代。至今,许多学说的源头都能追溯到大道朝。而大道朝的龙涎纸在其中也是功不可没。
“历经数千年时光侵蚀,竟还能保持精美如斯,若是天下书籍皆能如此,先人的学问也不至于沦为历史尘埃,真是可惜了!”
颜子渊捧着一本大道朝流传下来的书籍,口中哀叹,眼里却满是羡意。龙涎纸乃是言净之有感前人学问断绝,召集无数神匠历经十数年研制出来的最珍贵的纸张。大道朝败亡之后,龙涎纸的制作之法也随之失传,后来也有无数神匠尝试制作龙涎纸,不过都已失败告终,不得不说是读书人的一大遗憾。
“咦,竟是华元子的《五禽戏》。”
颜子渊有些惊讶,这书竟是华元子所著的《五禽戏》,在他的认知中,这本书早已亡于大道朝末年,世上流传的不过是后人托名的伪书,没想到竟在这里见到了。华元子是大道朝时期最著名的医家,他所有著作中流传最广的当属这本《五禽戏》。不幸的是,此书伪书极多,流传至后世已经很难区分真假,不过眼前此书能用龙涎纸书写,想来不会有假。华元子在后世被称为“医圣”,除了医术高绝之外,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仁爱之心。《五禽戏》便是华元子有感世人身体羸弱而模仿五种飞禽动作演化而成的一套修习法门。这修习法门简单易学,如果长期坚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据《道京烟华》记载,《五禽戏》成书之日,大道朝百姓争相修习,仅京城一地,最盛之时修炼者就达千万以上,而道京人口巅峰时期也就两千万。更夸张的是,《道史拾遗》中记载,道京百姓修习《五禽戏》之后,人均寿命增加十年以上,大道朝第五代皇帝道武帝年少体弱,后来修习《五禽戏》,终成为大道朝始皇帝之后武功最盛的皇帝,而且活到了500岁。当然,《道京烟华》和《道史拾遗》并非正史,其可信度有待商榷,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五禽戏》确有不凡之处。
进入藏经洞三年,颜子渊身体每况日下,当初灵芙儿替他向火云宫宫主讨要天选丹不成,可能是出于内疚,两年来一直没有现身,每次都只是让青鸟独自运送补给物资前来藏经洞。物资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珍贵的药材,让颜子渊颇为感动。不过,这些药材对于他的身体来说,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身体病根已经种下,光靠补药是无法根除的。
颜子渊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些书籍全部整理出来,可三年多来,他没日没夜地劳作,也只整理出了很少一部分,依照目前的进度,至少也要数百年才能将这些书籍完全整理和翻译出来。这《五禽戏》如果能像书中说的那么神奇,或许能根除他体内的病根。他不敢奢求活到500岁,但若能活到100岁也是极好的,至少能将大道朝的这些书籍都整理出来。
山中时光易逝,转眼颜子渊进入东观藏经洞已经十二年之久。
火云宫议事大殿内,十数名白衣女子持剑而立。站在最前排之人赫然就是灵芙儿,此时她的容貌与十二年前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不多时,又有一名年轻女子走进大殿,径直朝着灵芙儿走去。
“六师姐,师父什么时候出关的?不知师父此次召集我们过来有什么事?”
“小楚,你可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今天?好像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可能是我记不清了,还请六师姐明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