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古宅遇奇(五) (1 /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六章 古宅遇奇(五) (1 / 2)
        能在这里听到水声,我们俩都觉得奇怪。按理说,云南贵州是有在屋顶积水养鱼的习惯,可那都是农村的平顶房。有些地方常年温度高,干脆就在露天的屋顶上直接做个防水,砌成水池,养几条鱼,这样夏天屋里凉快。可是,这里是小一百年的楼房,那时候的楼层防水技术过不过关不说,就是真有屋顶水池,这个房子明明是坡面的瓦顶,也没法修水池啊?

        我们俩侧着耳朵仔细听了半天,没再听到声音,糖包子就开始顺着墙面摸,摸着摸着,他跟我说:“萝卜,这里的温度好像比其他地方低。”

        我凑过来摸了摸,感觉不明显,也不知道胖子是怎么摸出来的。我怕是因为我手凉感觉不明显,干脆直接把脸贴在墙上,似乎是有点儿凉。就在我刚想试试其他的地方的时候。突然听到强力传来哗啦一声,就和刚才听到屋顶的水声一样。

        我向胖子点了点头,说:“的确是有问题。接下来怎么办?”

        糖包子说:“我觉得这面墙里,应该是有根水管。最近水管不知道怎么破了,所以水才会从墙缝里流出来的。说不定就是地板下面透了水,才会长蘑菇。”

        我觉得有点道理,按照他说的是可以解释长蘑菇的事情,甚至刚才地面上出了小云团,都可以理解成地板太潮湿出了雾气。虽然仍然不知道那个手印儿梅花是怎么回事,但是地面上的问题好歹觉着和闹鬼无关了。

        想到这里,我的胆子也大了起来,同时好奇心大起。从来都是那种特别高的楼,为了方便用水,不至于用太大的水压设备。才会在屋顶设置储水罐或者水塔,要不就是为了减缓大楼受风或者地震导致的楼体摇晃,才设置带水箱的阻尼设备。这么个三层小楼,自来水都是解放后加装的,不可能会安水塔。云南虽然是地震多发区,但水箱阻尼技术是一战之后才出现的,更不可能会用在这么个三层的小楼上。那楼顶如果有水箱,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胖子搬了把椅子,站上去对着楼顶这里敲敲,那里敲敲,一边敲一边跟我说:“这楼板楼顶都是木头的,上面如果有水箱,肯定不是整层的,我想,一定是从什么地方可以上去,如果进去不,就只能上房揭瓦了。”

        说着说着,他似乎听出来有屋顶有个地方的声音和别的地方不一样,但是天花板上涂了石膏层,直接看看不出什么问题。我告诉他这个屋顶装修的时候就是那样,我们没有动过。胖子歪头想了想,让我去洗手间倒杯水过来。

        我不知道他什么意思,但是还是倒了杯凉水给他。就见他哗啦一声,把整杯水都泼到了屋顶上,之后还觉得不过瘾,用手沾着水在屋顶拍怕打打。

        我看着他撒野,急忙想拦着他,手慢了没拦住,反而被溅出来的水淋了一身。刚要开口骂他,就见天花板起了变化。

        原来一整块的天花板沾水之后,阴湿了一大片,潮湿的地方,显出了一条条直线的印子,看得出来,那是因为上面的楼板有缝隙。因为这个房子是木制屋顶,木板有缝隙本来是天经地义。但是这些缝隙中,有一块明显和别的宽度不同,随着胖子把水渍拍打开来,慢慢显露出一个一尺多宽的方孔形状。

        胖子低下头看着我,说:“估计这里原来是个入口,不知道什么原因封闭了。想知道上面有什么,就打开这里进去。”

        我说:“这估计不行,主人家不在,楼下那还有一位呢。”

        胖子满不在乎:“这个是你我装修的,没给钱就是没交工,还属于咱们的施工范围。下面那位他更管不着了。不过,你看看他干啥呢,我也不想让他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否则万一上面有好东西,要不要和他分?”

        我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上面有好东西归谁先不说,给他分确实没必要。但是如果上面有啥危险,也没道理把人家扯进来。

        我探头向楼梯下面望去,发现瘦子正忙忙叨叨的搬沙发。我看他也没有打算和我们打招呼的意思,也懒得去和他多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