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千载,一眼万年——《家乡风物志》序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屹立千载,一眼万年——《家乡风物志》序言
  一方水土凝结百年悠悠乡情,凝于水榭亭台斑驳瓦砾;一片大地回荡千载先民遗音,绕于飞梁画栋鸱吻屋脊。任光阴流转韶华如驶,它们始终屹立于三晋大地之上,轻嗅过战火硝烟,静观着风起云涌,细品着世间百味,望着熙熙攘攘的行人将青丝变为白发,把长袍化作短衫。山西的古建,故乡的古建,蕴藏着表里山河浩然气魄,深嵌着三晋儿女血脉乡情。惊鸿一瞥,便是万年。

  轻抚晋祠周柏唐槐,环视木雕盘龙鱼沼飞梁,眼前似乎浮现出晋水岸边燮父之影;仰望蒙山大佛石像,细嗅丝丝缕缕礼佛檀香,心中似乎凝结着亘古之久不渝信仰;立于凌云双塔之巅,俯瞰松柏凝翠绿树红墙,耳畔似乎萦绕着明朝僧侣阵阵梵音。三晋古建筑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庞大可称一绝,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531处,居全国首位,其中古建筑就有421处;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唐朝建筑,举国仅存3座,都在山西;山西元代以前的木构建筑更是占到全国总量的87%以上。土木华章,潮涌东方。三晋大地之上无数古建筑凝聚着华夏五千年岁月,更凝聚着中华民族之精魂。

  栉风沐雨,屹立千载,它们终等来与今世你我相逢的刹那,却未曾料到映入眼眸的只余自己已是千疮百孔的身躯。也曾是青石小巷炊烟袅袅,如今的灵石县冷泉村却已是杂草丛生屋塌房倒,只余砖雕匾额回味着当年盛况;也曾是水袖翩跹画栋雕梁,如今的训峪村古戏台已是朽木漏雨蛛丝满梁,唯有残砖破瓦铭刻着昔时辉煌。据统计,山西73%以上的古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险情。山西现存壁画约2.4万平方米,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及外在环境的改变,这些珍稀罕有的文化遗存出现了断裂、起甲、空鼓、酥碱等多种病害,其中相当一部分险情严重。还有一些古村落虽未废弃,但村中现代化新房比比皆是,传统风貌被破坏殆尽。古建筑留给我们琼楼玉宇的昨天,我们却还赠它们伤痕累累的今天。那么,明天的古建筑又将去往何方?

  闲暇之时,携友二三,462班的少年们以六人为一组,共同探访乡土之上的三晋古建,展望古建筑保护的明天。漫步于纯阳宫中蹙眉思索,我们意识到传承三晋文化增多解说数量方为良策;仰望着应县木塔相互交流,我们赞叹起三维复原技术之精妙便捷;欣赏着东北画家连达生花妙笔之下晋祠胜景,我们思考着肩上古建保护之重任。古建的明天,在少年们的心中绘出憧憬之路,播撒传承之种。

  屹立千载,一眼万年。谨以此篇,献给历史风雨之中,三晋大地之上的每一片瓦砾。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