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1 / 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章 第 48 章 (1 / 3)
        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一番太原城繁华热闹的景象,马车很快就到了范家的宅子。

        周家和齐家在府城都有自己的宅院,临行前,王家人原本打算直接租个院子,但在范老爷的极力邀请下,一家人还是暂时住在了范家。

        府试在即,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栈和茶馆都被读书人和读书人的家属占据。不少人都对清源县城那位年仅十一岁的县案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每天都有人四处打听王谨的情况。

        城中的各大赌坊甚至还就这一次府试的结果开了盘口。王谨虽然并非太原城本地人,但因为那“文曲星”的神秘传说也已经传到了太原城,也让王谨成为了府案首的大热人选之一。许多太原城当地的“才子”和赌徒们都恨不得王谨立刻露面,好让他们探探底。

        听到郑兴和吴山传回来的这些消息,王谨表示自己暂时没兴趣被别人当成吉祥物来参观,还是先闭门读书,一切都等府试结束之后再说。

        几之后,在范家管家的帮助下,王家终于在城南买到了一处合适的宅院。

        至于这宅子的位置为何选在城南,也是因为,王谨想去的晋原书院,正是位于城南。

        北宋时期的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尤其是地标性建筑的附近,比如著名的岳麓书院,就坐落在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还有极少数的书院会设立在闹市之中,比如同样身为“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而由赵太傅一手建立的晋原书院,却是前所未有地选址在了太原城城南,从前的贫民区附近。

        书院初立时,有不少人都对赵太傅的行为表示难以理解,甚至王谨在清源县里都听到不少读书人暗地里说赵太傅“不知所谓”,“拿皇帝女婿的银子胡闹”。对他们而言,读书是一件极清高且极神圣的事,怎么能将书院的地址选在那等鱼龙混杂,藏污纳垢之地?

        还有一些看赵太傅不太顺眼,或者看皇后不太顺眼的人,都揪着这一件事大书特书,说赵太傅“强占土地”、“逼走百姓”,朝中许多大臣都痛心疾首地表示“我对他很失望”,弹劾赵太傅的奏折如雪花一般飞到皇帝的桌面上,但皇帝却始终没有半点表示。

        大家都以为圣上是因为畏惧赵太傅老师兼老丈人的淫威,这才敢怒不敢言。

        然而,之后的发展,却是让许多人都惊掉了下巴。

        显然,赵太傅是一个很有职业操守的开发商。

        在从女婿手中讨下城南的一大块地皮之后,赵太傅又自掏腰包在太原城附近买了好几处荒地,建起了不少拆迁安置房。城南从前的老百姓大多搬进了新家,而那些不愿意搬出太原城的,也都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拆迁补偿费。

        不仅如此,赵太傅身为一个从前走南闯北去过许多地方的人,对农事也是有所涉猎。几处新村建立起来之后,赵太傅还请了许多种地经验丰富的老农民带领着这群村民下地开荒,让这些从前因为各种原因沦落到温饱线以下的贫民们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

《墨缘文学网,https://wap.mywenxue.org》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